极化电子源相关关键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10516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801.加速器物理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极化束流的对撞是未来高能物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国际直线对撞机ILC和紧凑型直线对撞机CLIC为首的下一代大型对撞机在物理设计上都要求实现极化束流的对撞。目前国内在极化电子源领域内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考虑到需要适时的为后BEPC时代在该领域内累积相关的技术储备,开展极化电子源的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变得越来越迫切。本课题将在充分调研和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极化电子源的设计研究,旨在掌握极化电子源的关键技术,如高极化度高量子效率光阴极材料的研制、直流高压光阴极电子枪的设计、超高真空工艺的实现等。此外,本课题还将对在BEPC上实现极化电子束流与非极化正电子束流对撞的可行性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为今后在BEPC上开展极化束流的研究奠定一定基础。极化电子源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涉及到材料技术、超高真空技术、强脉冲激光技术等等,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习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结项摘要

极化电子源可以直接发射出极化电子束,是获得束流极化非常有效的方法。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极化电子源大都是以GaAs 类的半导体晶片作为光阴极材料,高量子效率、长寿命的GaAs光阴极对于极化电子源至关重要。本课题首先结合高能所500kV光阴极直流高压电子枪实验平台,设计完成整套GaAs制备系统,并成功开展了GaAs类光阴极的制备实验研究,通过优化制备工艺,采用Cs/O共沉积的激活方法,成功获得了最高量子效率达到8%的GaAs光阴极材料。课题还开展了极高真空获得的实验研究,采用钛金属材料真空室的极限真空达到3×10-10Pa。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低出气率材料钛金属加工的真空室在同等抽速真空泵的情况下获得的极限真空要好于采用不锈钢材料的真空室。另外,开展了GaAs光阴极在极高真空环境中的暗室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在10−10Pa真空环境中GaAs光阴极量子寿命要远好于10−8Pa真空环境中的量子寿命。.. 作为课题另外一个研究内容,开展了极化束流物理的相关研究。基于PTC程序建立起了高能环形加速器平衡态极化度和极化建立时间的计算程序,并采用两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束流平衡极化度。第一种类似于SLIM方法,通过计算自旋和轨道运动的线性化的单圈映射,来获取自旋闭轨和自旋色品在全环的分布,从而通过D-K公式来计算平衡极化度。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Monte Carlo方法模拟退极化效应,计算退极化时间,从而得到平衡极化度和极化建立时间。除此之外,本课题还研究了在BEPCII上实现纵向极化束流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隧道空间的限制,在不大幅改变加速器的几何结构的前提下,BEPCII磁聚焦结构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加入自旋旋转器,无法获得纵向极化束流。另外一种可能则是在和对撞点相距180度的位置安装一个西伯利亚蛇,从而使对撞点处的束流极化沿纵向。然而,这种情况下Sokolov-Ternov效应被完全抑制,而自旋退极化效应则被加强,极化建立时间会远小于束流寿命,从而使得平衡极化度仍然很小。总之,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在BEPCII上实现纵向束流极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imulation studies on the polarized positron generation from circularly polarized gamma-rays
圆偏振伽马射线产生偏振正电子的模拟研究
  • DOI:
    10.1088/1674-1137/36/10/017
  • 发表时间:
    2012-10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C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Li Xiao-Ping;Pei Guo-Xi;Pei Shi-Lun
  • 通讯作者:
    Pei Shi-Lun
GaAs光阴极制备装置的超高真空系统研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小平;彭晓华;张铜;王光伟;郭盘林;蒋迪奎
  • 通讯作者:
    蒋迪奎
Error and jitter effect studies on the SLED for the BEPC II-linac
BEPC II 直线加速器 SLED 的误差和抖动影响研究
  • DOI:
    10.1088/1674-1137/36/5/014
  • 发表时间:
    2012-05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C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Pei Shi-Lun;Li Xiao-Ping;Xiao Ou-Zheng
  • 通讯作者:
    Xiao Ou-Z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omplete local search with limited memory algorithm for no-wait job shops to minimize makespan
使用有限内存算法完成本地搜索,无需等待作业车间,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完工时间
  • DOI:
    10.1016/j.ejor.2008.09.015
  • 发表时间:
    2009-10
  • 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朱洁;李小平;王茜
  • 通讯作者:
    王茜
四缸汽油发动机停缸技术节油性能及能量分配特性研究
  • DOI:
    10.19620/j.cnki.1000-3703.2019033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汽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解方喜;王斌;杨国志;赵平;李小平
  • 通讯作者:
    李小平
RF design of an S-band spherical cavity pulse compressor
S波段球腔脉冲压缩器的射频设计
  • DOI:
    10.1007/s41605-017-0016-0
  • 发表时间:
    2017-07
  • 期刊:
    Radiat Detect Technol Method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杰;贺祥;侯汨;束冠;裴国玺;李小平
  • 通讯作者:
    李小平
河谷型城市土壤有害金属有机酸与细菌淋溶特性
  • DOI:
    10.13671/j.hjkxxb.2016.018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小平;刘献宇;徐长林;赵亚楠;吴婷;刘东英;杨涛;YU Hongtao
  • 通讯作者:
    YU Hongtao
Uses of N-3 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 prepar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mobilization promoters
N-3不饱和脂肪酸在制备造血干细胞动员促进剂中的用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圣;李小平;韩慕天;程璐;张苗苗;邵启祥
  • 通讯作者:
    邵启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