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砷代谢产物对膀胱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的影响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001477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负责人:
那仁满都拉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512.药物毒理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陈哲、羊红玉、金珂、部娜、高益宁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砷是世界公认的人类致癌物,砷暴露可导致人类皮肤、肺、肾、膀胱等器官的多种肿瘤疾病发生。作为有着广泛生物学作用的砷,其致癌机制并未完全清楚,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项目以尿液中不同形态的砷代谢代产物为主, 探讨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毒性作用、增殖影响、分布、积蓄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其尿液形态砷化合物对T24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影响及对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核等)和DNA的的损伤;通过不同形态砷代谢产物对线粒体复合体(complex I?IV)及亚线粒体小泡的影响,阐明砷化合物对细胞内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作用机制。本项目能够确定尿液中的何种化学形态的砷代谢产物对膀胱的毒性及潜在的致癌威胁,可详细阐明其砷代谢产物诱导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的分子机制DNA的损伤机制。并且为预防及治疗砷中毒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砷化合物引发其他器官及组织的毒性机理提供一定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英文摘要
砷是世界公认的环境致癌物。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砷暴露对人体多系统功能均可造成危害,可诱导皮肤、肝、肾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疾病。但迄今为止,砷引起靶向器官及组织(例如肺、肾及膀胱等)的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等方面的分子机理研究均没有取得令人服信的进展。膀胱和肝脏是砷化合物引发癌症的主要靶向器官之一。但是,目前现有的资料不能详细阐明砷的致癌机制,而且更不能确定究竟哪一种砷化合物(即砷化学形态)引发了膀胱癌。目前为止,在人体内一发已现多种不同形态的砷代谢产物,iAsV、亚砷酸盐 、一甲基砷酸、一甲基亚砷酸、二甲基砷酸、一甲基亚砷酸和二甲基亚砷酸以及含硫砷化合物等化合物。然而学者们并未对这些砷化合物及含硫砷化合物对细胞毒性分子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我们做了一系列研究,并获得一下创新成果。.(一) 砷化合物对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的抑制影响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 体内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被认为在砷引起体内肝脏、肺脏和膀胱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用RLC-16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无机砷(iAsIII)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即MMAIII、DMAIII对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影响。首次发现MMAIII抑制复合体II和复合体IV的活性产生活性氧,而无机的iAsIII对四个复合体均无抑制作用。.(二) 二甲基亚砷酸诱导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机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 首次阐明了砷甲基化产物对细胞线粒体有很强的毒性作用。有文献报道指出无机砷的中间代谢产物三价一甲基亚砷酸和三价二甲基亚砷酸的活性和毒性远高于比三氧化二砷,但其分子机制尚未被阐明。我们研究了iAsIII、MMAIII和DMAIII处理线粒体,检测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反应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无机砷在高浓度情况下不能引起线粒体肿胀,但在游离钙离子的存在下可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相反的是,砷的代谢产物MMAIII和DMAIII在无钙离子的存在下可直接诱导线粒体mPTP孔开放,并且DMAIII直接作用与线粒体VDAC导致Cyt c的释放。.(三)、砷化合物对人膀胱癌细胞EJ-1细胞的毒性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 膀胱是砷诱导癌变的最主要器官之一,尿液中砷的代谢产物被认为是与其致癌有直接关系。我们首次发现含硫砷化合物DMMTAV是引起膀胱细胞损伤的关键化合物。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Preclinical studies of targeted therapies for CD20-positive B lymphoid malignancies by Ofatumumab conjugated with auristatin
Ofatumumab 联合 auristatin 靶向治疗 CD20 阳性 B 淋巴恶性肿瘤的临床前研究
DOI:10.1007/s10637-013-9995-y
发表时间:2014-02-01
期刊: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
影响因子:3.4
作者:Li, Zhao Hui;Zhang, Qian;Chen, Shu Qing
通讯作者:Chen, Shu Qing
Anticancer activity in human multiple myeloma U266 cells: synergy between cryptotanshinone and arsenic trioxide
人多发性骨髓瘤 U266 细胞的抗癌活性:隐丹参酮与三氧化二砷的协同作用
DOI:10.1039/c3mt20272k
发表时间:2013-01-01
期刊:METALLOMICS
影响因子:3.4
作者:Liu, Pei;Xu, Shi;Chen, Zhe
通讯作者:Chen, Zhe
Comparative Toxicity of Arsenic Metabolites in Human Bladder Cancer EJ-1 Cells
人膀​​胱癌 EJ-1 细胞中砷代谢物的比较毒性
DOI:10.1021/tx200291p
发表时间:2011-09-01
期刊: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影响因子:4.1
作者:Naranmandura, Hua;Carew, Michael W.;Le, X. Chris
通讯作者:Le, X. Chris
DOI:10.1016/j.taap.2012.06.019
发表时间:2012-09-15
期刊: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影响因子:3.8
作者:Rehman, Kanwal;Chen, Zhe;Suzuki, Noriyuki
通讯作者:Suzuki, Noriyuki
Engineering and refolding of a novel trimeric fusion protein TRAIL-collagen XVIII NC1
新型三聚体融合蛋白 TRAIL-胶原 XVIII NC1 的工程设计和重折叠
DOI:10.1007/s00253-012-4604-0
发表时间:2013-08
期刊: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影响因子:5
作者:Pan, Li Qiang;Xie, Zhang Ming;Tang, Xiao Jing;Wu, Min;Wang, Fu Rong;Naranm;ura, Hua;Chen, Shu Qing
通讯作者:Chen, Shu Qing
靶向治疗c-Myc驱动型B细胞淋巴瘤的新策略及其分子机制探究
  • 批准号:
    8237019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9万元
  • 批准年份:
    2023
  • 负责人:
    那仁满都拉
  • 依托单位:
PML-RARα融合蛋白B-box2结构域点突变导致APL砷剂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万元
  • 批准年份:
    2021
  • 负责人:
    那仁满都拉
  • 依托单位:
靶向降解新型冠状病毒RdRp 转录复合体的创新研究
  • 批准号:
    LD22H310005
  • 项目类别:
    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
    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21
  • 负责人:
    那仁满都拉
  • 依托单位:
热激对砷剂耐药 PML-RARα 蛋白降解作用及参与蛋白的发现
  • 批准号:
    8187294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8
  • 负责人:
    那仁满都拉
  • 依托单位:
锌指结构的完整对砷剂诱导PML蛋白由核质转移至核基质的必要性及参与蛋白的发现
  • 批准号:
    8167352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6
  • 负责人:
    那仁满都拉
  • 依托单位:
砷剂诱导核内LC3参与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ML-RARa融合蛋白新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47328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0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那仁满都拉
  • 依托单位:
中药砒霜的活性代谢产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NB4细胞分化及PML-RARα融合蛋白SUMO化影响研究
  • 批准号:
    8127413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那仁满都拉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