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构造背景下气候驱动的陆相河流层序地层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209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research a terrestrial fluvial sequence by applying an offshore fluvial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for the different controlling factors, but it is still vacant to build a terrestial fluvial model based on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The fluvial deposits accumulated in the 1st Member of Shanxi Formation and the 8th Member of Xiashhezi Formation in the area north of Sulige Temple, Ordos basin, China, are driven by climatic cycles superimposed on a steady tectonic regime, as will be researched to build a terrestrial fluvial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in this project. (1) Identification marks of paleosol are found by core celibrating log, then parasequences recognization and correlation are carried out in a connecting-well section on the basis of identified paleosol layers as well as flooding surfaces. At the same time, base level cycle correlation is also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above parasequence correlation to confirm the parasequence correlation program. The next is to count the sand/strata ratio,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sand rock,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single sand body and the matrix content in sand body in every parasequence, then the vertical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is summaried. (2) According to the frequencies of the long and short eccentricity cycle of the key well from the cathment area, the curves relevant to the long and short eccentricity cycle are disassembled from the original gamma-ray (GR) and sprectral gamma-ray (SGR). Then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disassembled curves and the paleoclimate indicators is fou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ce, the paleoclimate curves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eccentricity cycles respectively are inversed. (3) The 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leoclimate curves and sequenc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is analysed, then the terrestrial fluvial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driven by climatic cycles superimposed on the steady tectonic regime is built based on that responding relationship. This model will enrich fluvial sedimentology theory, and will be very important to terrigenous fluvi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近海河流层序模式的应用范围有限,而基于控制因素的陆相河流层序模式尚未建立。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以北的山1段和盒8段是稳定构造背景下气候控制的陆相河流沉积,本项目拟以此为对象,建立陆相河流层序模式。首先,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建立古土壤层的测井识别标志,结合洪泛面,在连井剖面上划分对比准层序,同时进行基准面旋回对比,相互校验对比结果,确定准层序划分方案。统计各准层序的砂地比、砂体平均粒度、单砂层平均厚度、砂体杂基含量等,分析层序内部沉积特征的垂向变化。然后,根据汇水区关键井的长、短偏心率周期的频率,从其GR和SGR曲线中分解出与长、短偏西率周期对应的曲线,分析其与古气候指标的相关性,据此反演长、短偏心率周期的古气候变化曲线。最后,研究古气候变化曲线与层序内部沉积特征的响应关系,建立稳定构造背景下气候驱动的陆相河流层序地层模式。这一研究将丰富河流沉积学理论,对于陆相河流储层的勘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项摘要

陆相河流层序中准层序及体系域的等时划分与对比、内部沉积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是层序地层学研究和油气勘探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项目引入古土壤层建立等时河流层序格架,并探讨了古气候对层序内部建造的影响。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辫状河体系中的岩心和测井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筛选出高CNL/DEN和高CNL等为在地下识别古土壤的有效测井指标,据此并结合大同辫状河露头特征对盒8段进行等时的准层序划分与对比,然后根据各准层序的砂体厚度、砂地比在垂向上的变化定量划分体系域,从而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与近海河流层序不同,陆相河流层序由于可容空间有限,层序之间切割严重,高位体系域不发育,甚至水进体系域往往也是不完整的。根据GR曲线提取的米氏周期与反应古气候的地化指标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即古气候变化对陆相河流层序中的准层序级别的沉积建造的影响不明确,但对层序级别的影响是存在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容易形成以辫状河为主的河流层序。项目还研究了辫状河与曲流河露头特征、辫状河储层流动单元特征以及受气候影响的洪水对河道弯曲度的控制作用。相关研究对于陆相河流层序特征、河流相油气储层开发中水平井的设计与地质导向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1)
靖边潜台西侧奥陶系马五4亚段岩相古地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沉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光明;李国栋;魏新善;李雁冰
  • 通讯作者:
    李雁冰
辫状河侧积体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 DOI:
    10.14101/j.cnki.issn.1002-4336.2017.02.0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锰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奉伟;胡光明;喻小涛
  • 通讯作者:
    喻小涛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超;罗水亮;窦丽玮;程中疆;胡光明
  • 通讯作者:
    胡光明
利用小波变换从测井曲线中提取米兰柯维奇周期
  • DOI:
    10.16772/j.cnki.1673-1409.2018.07.00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喻小涛;胡光明;罗水亮;奉伟;李宇;张志鹏;李志威
  • 通讯作者:
    李志威
钦-杭成矿带南段庞西垌断裂带热年代学证据
  • DOI:
    10.3799/dqkx.2018.60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汝鑫;虞鹏鹏;胡光明;邹和平;曾长育;周永章
  • 通讯作者:
    周永章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靖边潜台奥陶系马五_4亚段白云化作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沉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光明;罗顺社;倪超;肖红平
  • 通讯作者:
    肖红平
利用星间双向测距数据进行北斗卫星集中式自主定轨的初步结果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成盼;胡小工;周善石;潘军洋;郭睿;胡光明;朱陵凤;李晓杰;吴杉;王琰
  • 通讯作者:
    王琰
轨位偏置的GEO卫星轨道快速恢复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光明;董恩强;唐桂芬;苏冉冉
  • 通讯作者:
    苏冉冉
北斗新一代卫星时分体制星间链路测量的系统误差标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军洋;胡小工;唐成盼;周善石;李冉;朱陵凤;唐桂芬;胡光明;常志巧;吴杉;苏冉冉
  • 通讯作者:
    苏冉冉
Bloch函数到BMOA空间的距离
  • DOI:
    10.12386/a20210085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数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光明;刘军明;漆毅;唐树安
  • 通讯作者:
    唐树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