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岩芯及3D打印的煤岩岩石物理特征研究 ——以华北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412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8.油气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Recently, many occurred coal-related dynamic disasters, e.g. rock bursts and gas outbursts, have cost a lot of money and lives of coal miners.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interpret the highly prone zone of those dynamic disasters with seismic, it is necessary to obtain the accurat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ock physics. However, coal rock is so special in lithology that many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 are very hard to be sampled and to be prepared for lab testing. The observed rock physics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re lack of representative. In this study, we target the main minable coalbeds in the North China,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coalbeds, to study their rock physics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 we study the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coalbed in vertical direction and research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through the sub-seam core sampling, the ordinary lab testing and the digital core simulating. Then, we test the rock physics characteristics for different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s through the in-situ glued core sampling, the digital core simulating and the stress-induced anisotropic testing for 3D printed cores. Finally, we study the scale effect on rock physics characteristics for coals and plot templates for tho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ordinary lab testing and the digital core simulating. The included scales are the core scale, the sub core scale and the coalbed scale. Through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we can provide a basic rock physics parameters for the quantitative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ghly prone zone of coal-related dynamic disasters and for the high-precision forward modelling of coal bearing strata and.
近年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相关动力灾害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为了利用地震数据准确解译煤岩相关动力灾害高危区,必须准确掌握煤岩岩石物理特征。但由于煤岩的特殊性,多数构造煤易碎、煤样制备困难,常规实验测试获得的岩石物理特征代表性不足。本次以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为目标层,首先,结合煤层多细分层煤样采集、常规实验测试和基于数字岩芯的仿真测试,研究煤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纵向非均质性及其主控因素。其次,结合构造煤样的原位注胶采集、基于数字岩芯的仿真测试和基于数字岩芯3D打印的构造煤应力各向异性测试,研究多类构造煤的岩石物理特征。最后,结合多尺度煤样制备和数字岩芯构建、常规实验测试和基于数字岩芯的仿真测试,研究煤岩岩石物理特征的尺度效应,并绘制相应的尺度效应模板。通过本次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为煤岩相关动力灾害高危区的地震数据准确解译和含煤地层的高精度正演模拟提供基础的岩石物理参数。

结项摘要

近年来,矿井煤岩相关动力灾害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为了利用地震数据准确解译煤岩相关动力灾害高危区,必须准确掌握煤岩岩石物理特征。但多数构造煤易碎、煤样制备困难,常规实验测试获得的煤岩岩石物理特征代表性不足。本次以华北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为例,系统研究了基于数字岩芯及3D打印的煤岩岩石物理特征,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系统测试分析煤岩的岩石物理特征,发现原生煤与低阶构造煤的岩石物理特征相似,明显区别与高阶构造煤。依据煤岩弹性参数,最多可以划分出5类煤体结构。但鳞片煤、糜棱煤的弹性参数相近,碎粒煤、碎斑煤和揉皱煤的弹性参数相近,无法准确划分。(2)通过系统采样和测试,揭示了研究煤层石物理特征的纵向非均质性。相对于纵横波速度、平均孔径、孔隙度等参数来说,模量、密度、总孔容、孔比表面积和工业分析的纵向非均质性规律更好。(3)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字岩心仿真测试,揭示了型煤的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特征。由尺度效应而引起的纵波速度数值增加约130-140m/s,相对增加约13%-36%。在地震频段到超声频段,频散作用剧烈。超声测试速度不能直接应用到地震频段,否则可能造成误解译。(4)通过实验测试、数字岩心分析和3D打印,系统分析了煤岩岩石物理特征的主控因素。对于煤岩速度来说,煤岩的矿物组成、孔隙度和煤体结构都有显著影响,原生煤和低阶构造煤速度明显高于高阶构造煤。对于煤岩速度和应力各向异性来说,煤岩裂隙及其二次填充矿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5)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正演,改进了现有高频喷射流模型和全频喷射流模型,拓展裂隙-孔隙等效介质模型,提高了相关模型预测饱和流体频散曲线与实验测试频散曲线间的一致性。(6)将项目研究取得的主要参数和方法应用到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地震探测及地应力集中预测中,提高了煤体结果识别和预测精度,改善了地应力集中区预测的可靠性。总之,本次研究不仅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还具有大范围推广的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1)
Reconstruction of critical coalbed methane logs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model: A case study
主成分回归模型重建临界煤层气测井:实例研究
  • DOI:
    10.1177/0144598720909470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Li Wan;Chen Tongjun;Song Xiong;Gong Tianqi;Liu Mengyue
  • 通讯作者:
    Liu Mengyue
Bulk modulus for fluid-saturated rocks at high frequency: modification of squirt flow model proposed by Mavko & Jizba
高频流体饱和岩石的体积模量:Mavko 提出的喷射流模型的修改
  • DOI:
    10.1093/gji/ggab060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Zhao Liming;Chen Tongjun;Mukerji Tapan;Tang Genyang
  • 通讯作者:
    Tang Genyang
构造煤厚度定量预测技术新进展
  •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8.05.01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丽;陈同俊;王新;马国栋
  • 通讯作者:
    马国栋
Thickness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for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 with a Deep Belief Network: A Case Study
利用深度置信网络预测构造变形煤的厚度分布:案例研究
  • DOI:
    10.3390/en1305116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Energie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Wang Xin;Chen Tongjun;Xu Hui
  • 通讯作者:
    Xu Hui
AVO技术预测构造煤实例研究
  • DOI:
    10.6038/pg2018cc000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俊俊;陈同俊;李娟娟
  • 通讯作者:
    李娟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含煤地层各向异性介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钱进;陈同俊;崔若飞
  • 通讯作者:
    崔若飞
VTI型构造煤AVO正演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若飞;陈同俊;刘恩儒
  • 通讯作者:
    刘恩儒
粗糙集与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煤厚及小断层的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同俊;王新;崔若飞
  • 通讯作者:
    崔若飞
煤层冲刷带地震响应特征及其与煤层瓦斯突出的相关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管永伟;陈同俊;崔若飞;李明;彭刘亚;赵立明;张明川
  • 通讯作者:
    张明川
基于SVR和地震属性的构造煤厚度定量预测
  • DOI:
    10.13225/j.cnki.jccs.2014.0913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同俊;王新;管永伟
  • 通讯作者:
    管永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同俊的其他基金

矿井采区应力分布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1374140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构造煤裂隙各向异性井下检测及反射P波AVAZ正演模拟
  • 批准号:
    4080402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