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典型木本植物休眠阶段划分与休眠解除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103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2.水文学和气候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Dormancy is a phenological phenomenon tha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eristems of bud are temporarily stopped. Dormancy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vival of plants during extremely cold winter, but also affects the onset of spring phenology (e.g., leaf unfolding date, first flowering date). To date, for most woody plants, the questions such as the date for entry and release of endodormancy, the chilling requirement for dormancy release, and the effect of dormancy on cold resistance of plants remain unclear.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this project selects ten typical woody plants in Bei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etermines the occurrence dates of endodormancy and ecodormancy. After dividing the stages of bud dormancy, we study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endodormancy release and bud burst.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fer to the chilling requirement of endodormancy release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lling amount on the degree days required for subsequent bud burst. Internal factors refer to the key plant hormones controlling endodormancy release. Finally, we explore the effect of dormancy on the cold resistance of plants. The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dormancy releas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hormone metabolism and cold resistance for typical woody plants,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 of bud phenology of woody plant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休眠是植物芽分生组织暂时停止生长的物候现象。休眠不仅关系到植物在冬季极端气候下的生存,还会影响春季物候(展叶始期、始花期)的发生。但目前对大多数木本植物休眠解除机制的认识不足,特别在解除自然休眠的时间、自然休眠解除的环境因子需求、自然休眠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等方面研究较为缺乏。有鉴于此,本项目选择北京地区10种典型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各植物自然休眠和生态休眠出现的具体日期,划分芽休眠阶段;其次研究影响自然休眠解除和芽开放的环境因子和内在因子,其中环境因子主要涉及自然休眠期解除的需冷量以及冷激程度对后续芽开放积温需求的影响,而内在因子主要涉及控制自然休眠解除的关键植物激素;最后探究休眠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项目目标是揭示典型木本植物自然休眠解除与环境因子、激素代谢和抗寒能力的关系,为深入认识木本植物芽物候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适应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休眠是植物芽分生组织暂时停止生长的物候现象。休眠不仅关系到植物在冬季极端气候下的生存,还会影响春季物候(展叶始期、始花期)的发生。但目前对大多数木本植物休眠解除机制的认识不足,特别在解除自然休眠的时间、自然休眠解除的环境因子需求、自然休眠对植物抗冻性的影响等方面研究较为缺乏。有鉴于此,本项目选择北京地区14种典型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4个方面的工作:(1)揭示了北京地区典型木本植物抗冻性和休眠深度的季节变化及激素的作用,构建了可模拟抗冻性与休眠深度变化的生物气候指数;(2)研究了冷激、光周期和驱动温度对北京地区典型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的影响;(3)利用连续两年的实验数据,优化了不同物种的冷激量化算法;(4)根据冷激量与积温需求之间的指数函数,构建了北京地区典型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模型,模拟了未来物候变化。主要结果包括:(1)自然休眠(endodormancy)主要发生于10月至11月之间,之后休眠深度不断降低,进入生态休眠(ecodormancy)阶段。休眠主要由脱落酸(ABA)控制,随ABA浓度降低休眠深度不断降低。所有物种的抗冻性从秋季到第二年春季均呈现先加强后减弱的趋势,最大抗冻性出现在12月底,主要受赤霉素(GA)影响;低于一定温度的低温日数和考虑温度和光周期共同影响的抗冻性指数(CHI)能够分别准确反映休眠深度和抗冻性的季节变化;(2)温带植物的春季物候期主要受冷激、驱动温度和光周期共同控制。冷激增加或者驱动温度升高使开花或展叶始期显著提前。长日照与短日照相比对春季物候有微弱的提前效应。此外,三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即低冷激时,温度和光周期作用更大;(3)随着冷激量的增加,春季物候的积温需求呈指数形式降低,但冷激与积温需求的指数函数在年际间不稳定,对每种植物选择物种特异的最优冷激算法可有效提升函数的拟合优度;(4)利用最优冷激量化算法建立了耦合冷激量与积温需求的春季物候模型,模拟发现未来100年春季物候期与过去70年类似,仍呈提前趋势,且对冷激响应敏感度越低的物种,春季物候提前趋势越大。这些结果揭示了典型木本植物自然休眠解除与环境因子、激素代谢和抗寒能力的关系,为深入认识木本植物春季物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1980—2018年中国东部主要木本植物展叶始期的温度相关时段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泽兴;葛全胜;戴君虎;王焕炯
  • 通讯作者:
    王焕炯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old hardiness and dormancy depth in five temperate woody plants in China
我国5种温带木本植物抗寒性和休眠深度的季节变化
  • DOI:
    10.3389/ffgc.2022.1061191
  • 发表时间:
    2022-11-30
  • 期刊:
    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Hu, Zhi;Lin, Shaozhi;Dai, Junhu
  • 通讯作者:
    Dai, Junhu
近50年中国典型木本植物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变化及原因
  • DOI:
    10.5846/stxb20180930213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韵佳;葛全胜;戴君虎;王焕炯
  • 通讯作者:
    王焕炯
Reduced frost hardiness in temperate woody species due to climate warming: a model-based analysis
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温带木本物种的抗冻性降低:基于模型的分析
  • DOI:
    10.1007/s10584-021-03074-4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Climatic Change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Tao Zexing;Xu Yunjia;Ge Quansheng;Dai Junhu;Wang Huanjiong
  • 通讯作者:
    Wang Huanjiong
Overestimation of the effect of climatic warming on spring phenology due to misrepresentation of chilling.
由于寒冷的误报而高估了气候变暖对春季物候的影响
  • DOI:
    10.1038/s41467-020-18743-8
  • 发表时间:
    2020-10-02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Wang H;Wu C;Ciais P;Peñuelas J;Dai J;Fu Y;Ge Q
  • 通讯作者:
    Ge Q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物候模型在北京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的适用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爱英;王焕炯;戴君虎;丁德平
  • 通讯作者:
    丁德平
中国中东部植被景观观赏季划分的物候学基础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泽兴;葛全胜;王焕炯;戴君虎
  • 通讯作者:
    戴君虎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呼伦贝尔草原花期物种识别和覆盖度估算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希孺;刘媛;闫彬彦;范闻捷;盖颖颖;王焕炯
  • 通讯作者:
    王焕炯
1952-2007 年中国白蜡树春季物候格网数据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全胜;戴君虎;王焕炯
  • 通讯作者:
    王焕炯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与生态补偿实践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君虎;王焕炯;王红丽;陈春阳
  • 通讯作者:
    陈春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焕炯的其他基金

中国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的温度敏感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 批准号:
    4160104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