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里德堡阻塞的异核两原子纠缠的实现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项目摘要

Compared with other candidates for quantum simulating and quantum computing, neutral atom system 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of scalability. In a large scale of single-atom array, detecting one of the atomic qubits in the array with existing methods will cause unwanted errors to the neighboring qubi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 I. Beterov and M. Saffman proposed to detect an auxiliary atomic qubit which is entangled to the target atomic qubit in the array, and the auxiliary qubit is made of a different species. Until now, an entanglement between two neutral atoms of different species has not been realized. In this project, we are going to create an entanglement of a single Rb-85 atom and a single Rb-87 atom using Rydberg blockade.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of manipulating heteronuclear single-atoms of Rb-85 and Rb-87, firstly, we will realize heteronuclear Rydberg blockade by coherently exciting single atom from ground state to 79D Rydberg state. Then, together with Raman transitions between two hyperfine ground state, we will prepare single Rb-85 atom as the control qubit and single Rb-87 atom as the target qubit to realize the C-NOT gate of the two isotopes and the heteronuclear entanglement. This project aims at solving the detecting problem in a large scale of single atom array, and this work will have more applications in quantum simulation,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and quantum metrology.
相对于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的其他候选体系,中性原子体系的优势之一是易于实现规模化的扩展。在大规模的中性单原子阵列中,现有的量子态探测方法对阵列中单原子量子态的测量会影响邻近的原子量子态。针对这一问题,I. I. Beterov等人提出了用不同种类的单原子作为辅助比特,与阵列中的待测原子比特进行纠缠,然后对辅助原子进行测量的解决方案。但纠缠两个不同种类的单原子的实验目前尚未实现。本项目基于申请人前期在异核铷-85和铷-87单原子操控方面的工作,拟将单个铷-85原子作为控制比特,单个铷-87原子作为目标比特,利用异核两原子间的里德堡阻塞,结合基态相干操控技术和里德堡态相干激发技术,实现铷-85和铷-87两个异核原子的受控非门和确定性纠缠。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可用于解决中性原子大规模阵列中量子态的读出问题,在量子模拟、量子纠错、量子精密测量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结项摘要

相对于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的其他候选体系,中性原子体系的优势之一是易于实现规模化的扩展。在大规模的中性单原子阵列中,现有的量子态探测方法对阵列中单原子量子态的测量会影响邻近的原子量子态。针对这一问题,I. I. Beterov等人提出了用不同种类的单原子作为辅助比特,与阵列中的待测原子比特进行纠缠,然后对辅助原子进行测量的解决方案。但其中最关键的实验——实现两个不同种类的单原子的量子纠缠并未实现。.在本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利用前期铷-85和铷-87单原子囚禁的基础,先采用双光子激发,实现了单个原子以95%以上的效率相干激发到79D的里德堡态上。然后在间距为3.8μm的一个铷-87原子和一个铷-85原子间首次实现了异核里德堡阻塞,阻塞效率达到97%。基于异核里德堡阻塞,我们在实验上采用铷-87原子的两个基态分别作为控制比特的0和1态,目标比特则采用铷-85原子的两个基态,采用H-Cz操作实现了异核量子受控非门,其保真度达到0.73(1)。基于该受控非门,我们进一步实现了异核两原子的量子纠缠,纠缠的保真度达到0.59(3),超过纠缠的判定阈值,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异核两原子的量子纠缠。.相关工作整理发表在Phys. Rev. Lett. 119, 160502 (2017),该工作不仅迈出了异核单原子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的第一步,而且也为解决操作和探测时串扰问题、实现无损探测、双组分多自旋体系量子模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工作发表后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目前已被引49次,其中哈佛大学M. D. Lukin教授在高保真度原子纠缠的工作中[Phys. Rev. Lett. 121, 123603(2018)]引用并列为中性原子快速两比特量子逻辑门的代表性工作之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ntangling Two Individual Atoms of Different Isotopes via Rydberg Blockade
通过里德伯封锁纠缠不同同位素的两个单独原子
  • DOI:
    10.1103/physrevlett.119.1605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Zeng Yong;Xu Peng;He Xiaodong;Liu Yangyang;Liu Min;Wang Jin;Papoular D. J.;Shlyapnikov G. V.;Zhan Mingsheng
  • 通讯作者:
    Zhan Mingsheng
Stabilizing dual laser with a tunable high-finesse transfer cavity for single-atom Rydberg excitation
通过可调谐高精细传递腔稳定双激光器,用于单原子里德伯激发
  • DOI:
    10.1364/josab.35.000454
  • 发表时间:
    2018-02
  • 期刊: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Opt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YONG ZENG;KUN-PENG WANG;YANG-YANG LIU;XIAO-DONG HE;MIN LIU;PENG XU;JIN WANG;MING-SHENG ZHAN
  • 通讯作者:
    MING-SHENG ZHAN
Experimental progress of quantum computation based on trapped single neutral atoms
基于俘获单中性原子的量子计算实验进展
  • DOI:
    10.7498/aps.68.20182133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Xu Peng;He XiaoDong;Liu Min;Wang Jin;Zhan Ming Sheng
  • 通讯作者:
    Zhan Ming Sheng
Microwave coherent manipulation of cold atoms in optically induced fictitious magnetic traps on an atom chip
原子芯片上光感虚拟磁陷阱中冷原子的微波相干操纵
  • DOI:
    10.1088/1674-1056/26/9/090701
  • 发表时间:
    2017-08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Zhou Feng;Li Xiao;Ke Min;Wang Jin;Zhan Ming-Sheng
  • 通讯作者:
    Zhan Ming-S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物流园区服务范围确定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宝凤;罗清玉;许鹏;郑杨
  • 通讯作者:
    郑杨
爆炸载荷下非透明介质断裂的焦散线实验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立云;杨仁树;许鹏
  • 通讯作者:
    许鹏
基于联合信息保持的异构领域自适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鹏;邓赵红;王骏;王士同
  • 通讯作者:
    王士同
甲氨蝶呤通过诱导自噬促进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珂;蔡永松;鲁超;任小宇;蔡元真;杨治;许鹏
  • 通讯作者:
    许鹏
Pu化合物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如松;何彬;许鹏;赵峰涛;王飞
  • 通讯作者:
    王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许鹏的其他基金

基于可扩展的异核单原子阵列的高保真度多体纠缠
  • 批准号:
    1226113150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10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二维原子阵列中任意两原子间的高保真度的量子受控非门的实现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里德堡阻塞区域内原子集体激发几率的研究
  • 批准号:
    1110432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