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精神意象感知模式及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城市旅游地为例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301145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110.人文地理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靳诚; 徐旳; 曹芳东; 方叶林; 彭倩; 陆玮婷;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A place is consisted of both physical and spiritual essences. However, many places are losing their spiritual essences while the globalization is driving cultures of different places to homogeneous ones. Spirit of place can only be percept by humans. Thus, to understand how the image of spirit of place fo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perception may not only guide a place to appropriately express their internal spirit, but also disclose the underlying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places. Since the insufficient research in this direction provides little knowledge on this particular problem, in this project, we propose to study metrics and measurements of the perception of spirit of place image, the mechanism of the human perception of spirit of place and the different patterns in the perception in term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ories from geology and psychology, and modern 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such as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viewpoints of research on image of spirit of places, to broaden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place relationship from the spiritual perspective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and guidance to the way of internal spirit expression of a plac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inside.
形神兼备是地方得以建构的基础。然而,由全球化等导致的地方文化趋同现象正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丧失了宝贵的"精神血液"。地方精神表达的接收者是人,从人的感知视角出发,探究人们如何形成对地方的精神意象,是指导地方恰当、充分表达精神蕴含的现实需求,更是揭示人与地方内在关联机制的重要科学问题。鉴于当前对地方精神意象的感知研究还较为薄弱,本项目以探讨人们如何感知地方的精神特性为切入点,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多个城市旅游地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地理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借助机器学习这一探索型智能数据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建立地方精神意象感知的描述机制和测量指标体系入手,深入探究人们感知地方精神特性的模式及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地方精神意象感知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拓展地方意象感知研究的视角,深化对人地关系精神层面的认识,为地方如何表达自身精神内涵、实现由内而外的特色彰显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形神兼备是地方得以建构的基础。然而,由全球化等导致的地方文化趋同现象正使得国内越来越多的地方丧失了宝贵的“精神血液”。地方精神表达的接收者是人,从人的感知视角出发,了解什么是地方精神,如何将内隐的地方精神以外在形式恰当且充分的表现出来,是唤醒地方精神、彰显地方特色的现实需求,更是揭示人地内在关联机制的重要科学问题。以往地方意象感知研究多从物质属性入手,而针对地方精神属性,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方法构建皆未成气候。鉴于此,本项目以探讨“人们如何感知地方的精神属性”为切入点,选取城市旅游地作为地方精神的承载空间,走访国内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多个城市,面向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开展大规模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工作,收集丰富的一手资料,并结合机器学习这一智能化探索型数据分析手段,构建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感知评价体系,进而开展对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的感知模式分析和时空差异探究。. 基于三年的努力,课题组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构建出地方精神意象感知描述语义库,发现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感知的“态度”、“气质”、“性格”、“能力”维度,构建出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感知评价体系,为地方精神意象感知的描述和测量提供了概念框架和方法依托;发现了城市文化景观和个人因素对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的感知影响机制,并基于态度结构模型,发现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感知对人的情感、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揭示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感知模式,为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感知研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目的地城市的精神属性表达现状和问题提供了方法诊断;揭示出基于时空维度变化的城市旅游地精神意象感知差异及变化规律,为地方精神意象感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城市旅游地的地方个性营造和目标市场细分提供科学指导和有益借鉴。. 在本项目资助下,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计14篇,其中SCI索引论文1篇,CSSCI索引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赴美、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交流各1次。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较好进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Probit模型的老年旅游休闲旅游决策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谈志娟;黄震方;吴丽敏;张子昂
- 通讯作者:张子昂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经济地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方叶林;黄震方;段忠贤;王坤
- 通讯作者:王坤
江苏省经济型酒店扩张的时空特征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资源开发与市场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晓艳;黄震方;胡小海
- 通讯作者:胡小海
事件旅游城市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常州花博会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晓艳;黄震方;胡小海;张子昂
- 通讯作者:张子昂
基于ESDA-GIS的江苏省13辖市旅游空间关联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旅游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闵曙辉;张郴;潘颖
- 通讯作者:潘颖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理论模型建构
- DOI:10.11821/dlyj020181342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郴;黄震方
- 通讯作者:黄震方
城市旅游餐饮体验的注意力机制模型建构---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文本深度挖掘
- DOI:10.3969/j.issn.1001-4616.2022.01.006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旭辉;张郴;李雅南;徐梓榆;黄震方
- 通讯作者:黄震方
生态效率视角下旅游业生态福利及驱动因素———以常州市为例
- DOI:10.5846/stxb201903130478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胡美娟;丁正山;李在军;周年兴;李欣;张郴
- 通讯作者:张郴
中国入境旅游需求预测的神经网络集成模型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郴;张捷
- 通讯作者:张捷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旅游地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模式——以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敏;黄震方;曹芳东;张郴
- 通讯作者:张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张郴的其他基金
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机制及协同响应模式研究
- 批准号:41871141
- 批准年份:2018
- 资助金额:5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