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HIV-1B亚型感染者V3区22位氨基酸位点对病毒辅助受体选择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201272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周海舟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2104.逆转录病毒与感染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2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福祥、姜玉玲、孙喜娟、关雪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HIV-1在感染早期,病毒主要利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而到晚期,随着CD4细胞数的降低,病毒使用CXCR4作为辅助受体。病毒辅助受体转变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在这一过程中,病毒的包膜糖蛋白gp120 V3区在参与gp120与辅助受体的结合中起关键作用。为了分析V3区某个或某几个氨基酸位点对病毒亲嗜性的作用。本课题组对B亚型V3区氨基酸序列根据嗜性不同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已经证实的第11和第25位置的氨基酸与病毒的嗜性相关外,V3区的22位氨基酸与病毒的嗜性及病人的疾病进展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假设,本项目拟通过对不同嗜性的V3区22位点进行互换,利用伪病毒感染体系检测病毒嗜性的变化。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构建包膜蛋白模型,以检测22位氨基酸的变化对蛋白结构的影响,探讨病毒的感染机制,并对今后研制B亚型HIV的中和抗体及疫苗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英文摘要
It has been shown that viruses binding to CCR5 are almost exclusively present during the early asymptomatic stage of the infection whereas CXCR4-binding viruses may emerge in later phases of the infection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a CD4+ T cell count decline.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coreceptor switching is still unclear. The third hypervariable region (V3) of the HIV-1 gp120 protein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oreceptor usage of the virus. To analyze amino acids of the V3 loop associated with co-receptor usage in HIV-1 subtype B infection. Bioinformatics approaches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V3 loop of CCR5-tropism virus and CXCR4-tropism virus in HIV-1 subtype B.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position11, 22 and 25 of V3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viral tropism and disease progress in HIV-1 subtype B. To further validate our hypothesis, we will interchanged the positive 22 of different tropic V3 loop and constructed the pseudoviruses. The ability of pseudoviruses infecting target cell was judged by detecting luciferase report gene. The envelope protein modes was made by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 to detect the role of the position 22 amino acid changes on protein structure. Which is helpful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HIV-1 invading target cell and subtype B HIV-neutralizing antibody and the vaccine.
HIV-1在感染早期,病毒主要利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而到晚期,随着CD4细胞数的降低,病毒使用CXCR4作为辅助受体。病毒辅助受体转变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在这一过程中,病毒的包膜糖蛋白gp120 V3区在参与gp120与辅助受体的结合中起关键作用。为了分析V3区某个或某几个氨基酸位点对病毒亲嗜性的作用。在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对B亚型V3区氨基酸序列根据嗜性不同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已经证实的第11和第25位置的氨基酸与病毒的嗜性相关外,V3区的22位氨基酸与病毒的嗜性及病人的疾病进展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发现,本项目对不同嗜性的V3区11、22、25位点进行互换,利用伪病毒感染体系检测病毒嗜性的变化;我们利用SWISS MODEL和PyMOL对突变的不同伪病毒的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以发现22位氨基酸的变化对蛋白结构的影响。.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V3区22位氨基酸的改变使病毒的感染能力发生显著变化。在单点突变中,V3区22位氨基酸能够显著降低R5, X4嗜性病毒的感染能力,感染能力降低到20%一下,在对11、22、25三个点突变时,R5嗜性的感染能力降低到5.91%。综合分析显示22位突变对R5嗜性病毒影响更大。我们的研究结果将对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中和抗体及疫苗的研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186/s12879-014-0605-1
发表时间:2014-11-25
期刊:BMC infectious diseases
影响因子:3.7
作者:Xu HF;Zhou HZ;Jiang LX;Zhang N;Zhang X;Guan XR
通讯作者:Guan XR
IL-31对HIV-1感染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7226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7
  • 负责人:
    周海舟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