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慢性应激促进女童青春发动提前的HPG轴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0214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006.儿童少年卫生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儿童特别是女童青春期迅速提前现象已引起关注。人群调查显示家庭功能不良、父爱缺失等与女童青春发育提前密切相关,表明童年期慢性应激是女童青春发动提前重要原因之一;动物实验证实应激影响Kisspeptin/GPR54系统、HPG轴功能,推论童年期慢性应激与HPG轴功能激活密切联系。为此,本研究建立随访队列,使用头发皮质醇和童年期慢性应激性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评价女童童年期慢性应激水平;采用女童8岁5个月时乳房发育达到BⅡ期及以上界定为青春发动提前;选用血清Kisspeptin-10反映下丘脑Kisspeptin/GPR54系统功能,GnRH、LH、FSH、总雌二醇反映HPG轴功能;控制营养、环境雌激素和遗传等混杂因素,利用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分析童年期慢性应激水平与青春发动提前、Kisspeptin/GPR54系统和HPG轴功能关系,以期阐明童年期慢性应激在促进女童青春发动提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结项摘要

女童青春发育逐年提前是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青春发育提前给儿童青少年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性行为提前、不良心理行为早发。女童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如营养、应激和环境污染等,但其中机构仍不明了。本研究从童年期慢性应激角度探讨其对女童青春发育时相的影响,并从Kisspeption/GPR54系统探讨其可能机制。主要内容与结果:(1)课题组对全国8个地区30399名6.0~18.9岁儿童青少年青春期性征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制订了“中国儿童少年青春发动时相评定标准”,为本研究以及国内同行进一步研究提供工具。(2)从同伴欺凌(关系欺凌、躯体欺凌)、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童年期不良生活经历(家庭不良生活事件、学校不良生活事件、个人不良生活事件)3个维度9个方面编制了60个条目的《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问卷》。在1786名小学生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对编制该问卷的1786名学生,评价童年期慢性应激水平和头发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童年慢性应激水平和头发皮质醇含量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采用比例对照研究,探讨青春发育提前与正常女童血液中kisspeption10含量差异,结果显示青春期发育提前女童(包括青春发动提前和月经初潮提前)血液中kisspeption10均显著增高(P<0.05)。(5)使用《童年期慢性应激评价问卷》在初中和高中学生中的应用表明,童年期慢性应激与女童青春发育时相(包括乳房发育评价和Tanner量表评价)没有显著统计学关联(P>0.05)。童年期慢性应激与青少年多种不良心理行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关联。青少年青春发育时相与自我暴力和人际间暴力均有着显著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课题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1)童年期慢性应激对儿童青少年更多是带来心理方面的影响,其对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的改变较不明显,因此,童年期慢性应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远期影响值得关注。(2)儿童青少年青春发育时相与多种不良心理行为关系密切,尚需通过队列研究进行论证。(3)女童青春发育时相的改变与体内Kisspeption/GPR54系统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将来针对青春发育时相提前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此为突破口,探讨其他影响因素,特别是童年期,甚至孕期环境内分泌干扰对女童青春发育的影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ffects of emotional symptoms and life stress on eat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情绪症状和生活压力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
  • DOI:
    10.1016/j.appet.2013.04.010
  • 发表时间:
    2013-09-01
  • 期刊:
    APPETITE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Hou, Fangli;Xu, Shaojun;Tao, Fangbiao
  • 通讯作者:
    Tao, Fangbiao
童年期虐待和亲子分离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星;胡塔静;刘阳;张婉婉;余婷婷;汪耿夫;袁珊珊;方玉;苏普玉
  • 通讯作者:
    苏普玉
童年期虐待与初中生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婷婷;胡塔静;葛星;汪耿夫;方玉;袁珊珊;江流;王秀秀;苏普玉
  • 通讯作者:
    苏普玉
童年期慢性应激评定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国云;苏普玉;孙莹;刘阳;陶芳标;郝加虎
  • 通讯作者:
    郝加虎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初中生孤独感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校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塔静;张婉婉;余婷婷;王秀秀;袁珊珊;江流;汪耿夫;方玉;苏普玉
  • 通讯作者:
    苏普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春期发育时相和发育速度与行为问题关联的随访研究
  •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龚纯;方姣;张雷;苏普玉;万宇辉;陶芳标;孙莹
  • 通讯作者:
    孙莹
童年期虐待成人依恋与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特质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国蝶;陈俐如;韩阿珠;张国宝;许诺;任昊阳;曹磊磊;马骁;许文浩;苏普玉
  • 通讯作者:
    苏普玉
童年期双酚A暴露对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耿;苏普玉
  • 通讯作者:
    苏普玉
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青春期发育的关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莹;方姣;杨蓉;来亚平;胡晶晶;段晓楠;苏普玉;万宇辉;陶芳标
  • 通讯作者:
    陶芳标
童年期性虐待与大学生性取向的相关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婷婷;陈俐如;谢国蝶;袁梦园;常俊杰;李泳汉;苏普玉
  • 通讯作者:
    苏普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苏普玉的其他基金

CRH基因去甲基化在童年期遭受同伴欺凌致青少年自杀心理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及生态系统重建干预研究
  • 批准号:
    8217353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童年期应激与5-HTTLPR基因型交互作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测研究
  • 批准号:
    8187426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下丘脑PcG蛋白关键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联结孕期双酚A暴露与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中的作用
  • 批准号:
    81573163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