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振荡的模式提取与层析观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U1931107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3301.利用天文台设备或数据开展天文观测和理论研究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Magnetohydrodynamic wav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lar chromospheric and coronal heating mechanism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the oscillation modes are important mean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magnetohydrodynamic waves in the solar atmospher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is the key technology in this field. However, the analysis techniques have problems, such as spectral smearing, mode mixing and splitting, and aliasing,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We firstly base on 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 to study the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and of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and to solve, through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solar quasi-periodic signal processing. To study th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noise estimation, confidence calculation, and mode decomposition in quasi-periodic signals, and obtain som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algorithm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promote scientific output in this fiel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high (time and space) resolution of 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 (NVST) ,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the sunspot oscillations are obtained. We look forward to providing accurate and valuabl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mechanisms of the magnetohydrodynamic waves in the solar atmosphere.
磁流体动力学波在太阳色球和日冕加热机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黑子振荡本征模式的空间分布及其耦合关系是探究磁流体力学波在太阳大气中形成和传播的重要手段。时频分析则是此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采用的分析技术在表征太阳准周期信号的频谱时存在频谱定位不准、展宽和伪频率成分,以及所分解的模式存在混叠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的发展。项目首先基于同步压缩算法来研究太阳准周期信号频谱表征和模式分解提取技术,突破目前在太阳准周期信号处理方面所面临的困境。获取准周期信号中的噪声估计、置信度计算,及模式分解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频分析算法来促进此领域的科学产出。依托我国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观测数据,运用所获得算法来构建太阳黑子各本征模式的空间分布及耦合关系。以期为探究磁流体动力学波各本征模式在太阳大气中的形成和传播机制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观测证据。

结项摘要

对太阳黑子振荡的空间分布以及各个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探究磁流体波的在太阳大气中产生和演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太阳黑子振荡模式的提取常用采用时频表征和分解的技术。目前大多是运用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来对太阳振荡信号进行频谱表征,运用EMD及升级版来分解频谱提取振荡模式。然而,这些技术往往存在频谱表征不准确,精度低,模式混叠问题。因此,项目(1)首先运用同步压缩算法来研究频谱锐化、模式分解等技术,(2)同时运用傅里叶变换对观测信号中的红噪声进行了分析和估计,(3)然后对太阳黑子的空间分布以及各个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项目立足于同步压缩变换和太阳时频分析方法的具体需求,从而有效的解决如何从太阳观测信号中精确的提取和分解信号中存在的模式。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我们发现,从最低温度到较低的日冕,黑子5分钟振荡的功率在其本影周围呈圆形分布,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形状逐渐扩大,而在高日冕区域则消失,这表明在高温区域可以抑制五分钟振荡。对于3分钟的振荡,它们的能量主要分布在本影内,部分位于日冕扇环结构。(2)我们利用NVST的观测数据分析了黑子sausage模的传播过程,它们的面积和强度同相位且周期性的变化。(3)同时我们使用Hinode/SOT和SDO/AIA的数据分析了黑子本影中的亮桥和半影的关系。我们发现在亮桥两端一对蓝红移的多普勒频移块。成对的向上和向下周期性的运动意味着亮桥可能具有两足或起伏的磁场。尽管它们在光球的空间中是分开的,但这种周期性似乎是来自黑子下面的共同起源。同时项目还对太阳黑子以及相关的特征进行了准周期的分析,并取得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项目目前已发表和项目相关的SCI学术论文12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2项。共培养了6名硕士研究生并顺利毕业。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6)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lare-related Decaying and Decayless Kink Oscillations Using Jerk-aware Motion Magnificatio
使用急动感知运动放大同时检测耀斑相关的衰减和无衰减扭结振荡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aowei Guo;Bo Liang;Song Feng;Wei Dai;Yunfei Yang
  • 通讯作者:
    Yunfei Yang
Propagating slow sausage waves in a sunspot observed by the 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
新真空太阳望远镜观测到的太阳黑子中传播慢香肠波
  • DOI:
    10.1088/1674-4527/20/8/117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Feng Song;Deng Zheng;Yuan Ding;Xu Zhi;Yang Xiao
  • 通讯作者:
    Yang Xiao
Preflare very long-periodic pulsations observed in H alpha emission before the onset of a solar flare
在太阳耀斑爆发之前,在 Hα 发射中观察到的预耀斑非常长周期的脉动
  • DOI:
    10.1051/0004-6361/20203839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 影响因子:
    6.5
  • 作者:
    Li Dong;Feng Song;Su Wei;Huang Yu
  • 通讯作者:
    Huang Yu
Multiwavelength Observations of the Formation and Eruption of a Complex Filament
复杂细丝形成和喷发的多波长观察
  • DOI:
    10.3847/1538-4357/abded6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Y.;Bastian T. S.;Liu J. H.;Yu S. J.;Feng S.;Chen J.;Yan Y. H.
  • 通讯作者:
    Yan Y. H.
Magnetic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Light Bridge and Penumbra in a Sunspot
太阳黑子中光桥和半影之间的磁连通性
  • DOI:
    10.3847/2041-8213/ab7dc4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影响因子:
    7.9
  • 作者:
    Feng Song;Miao Yuhu;Yuan Ding;Qu Zhongquan;Nakariakov Valery M.
  • 通讯作者:
    Nakariakov Valery M.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天然高分子材料在农药控释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DOI:
    10.16801/j.issn.1008-7303.2020.007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农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俊钦;冯松;柯妮;王海鸥;张波;谢海波;张丽华
  • 通讯作者:
    张丽华
微纳米SiGe-SOI弯曲波导的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松;高勇;薛斌
  • 通讯作者:
    薛斌
基于NVST观测的米粒识别和形态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翠翠;蒋霞;杨云飞;邓辉;王锋;冯松
  • 通讯作者:
    冯松
SiGe-OI对称脊形定向耦合器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松;高勇
  • 通讯作者:
    高勇
基于聚类的太阳光球亮点的数据清洗
  • DOI:
    10.14005/j.cnki.issn1672-7673.2016.02.0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艾丽;熊建萍;杨云飞;冯松;邓辉;季凯帆
  • 通讯作者:
    季凯帆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冯松的其他基金

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太阳图像低对比度特征提取研究
  • 批准号:
    1146300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