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对环境因子变化响应机制的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57246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1602.草培育、保护与利用
- 结题年份:2019
- 批准年份:2015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6-01-01 至2019-12-31
- 项目参与者:任斌; 李长春; 丁霞; 孙林; 侯美玲; 刘鹰昊; 都帅; 孙磊;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Untill 2013, China's current alfalfa acreage has reached 74,500,000mu, in which only 6% is high-quality alfalfa hay , superior level alfalfa is mainly depend on foreign imports, China imported a total of 884,000 tons of alfalfa in 2014, an increase of 16.99% than 2013. Restricting our high-quality alfalfa hay production is mainly due to excessive drying material loss nutrition , and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a key factor in causing material damage alfalfa drying process of nutrition, so drying process nutrient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mechanism systematic and deepl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objective will be selected the representative plots of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under field production ,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nutrients associated with alfalfa drying proces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moisture , light , wind et al. While regulating the use of artificial climate chamb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 with the single-factor and factor, and than analysis the correlation of nutrients associated with alfalfa drying proces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 than combined with field experiment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which nutrient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lfalfa drying proces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basic theory of modulating low-loss and high-quality alfalfa hay , improve our level of grass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forage processing disciplines.
截止2013年底,我国苜蓿种植保留面积达7447.9万亩,其中优质苜蓿干草仅占6%,主要依赖进口优质苜蓿,2014年中国进口苜蓿干草总计88.40万吨,同比增长16.99%。制约我国优质苜蓿干草生产的主要原因是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过多,而环境因子的变化是造成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尤为重要。本课题将在我国苜蓿主产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地,在田间生产条件下,研究温度、水分、光照、风力等不同环境因子在苜蓿干燥过程中与营养物质变化的相关性,同时利用人工气候室调控环境因子,利用单因素及复合因素分析法研究苜蓿干燥过程中环境因子与营养物质变化的相关性,再结合田间试验探究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对环境因子变化响应机制。该研究为调制低损耗优质苜蓿干草、提高我国草牧业水平及发展牧草加工学科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目前,我国苜蓿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但因苜蓿干草品质参差不齐,导致苜蓿干草的市场竞争力较差,优质苜蓿干草大量依赖进口,其价格高居不下。因此,苜蓿干草质量成为提升我国苜蓿干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当前制约我国优质苜蓿干草生产的关键因素是干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收获技术。本项目对苜蓿自然干燥最佳环境条件、苜蓿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苜蓿干草大田生产收获技术及调控策略以及苜蓿干草叶绿素与主要营养物质相关性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探索影响苜蓿自然干燥的主要环境因子及作用机理、明确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制定大田生产优质苜蓿干草的调控策略,在苜蓿干草生产实践中给与经济、有效的指导,并为苜蓿干草生产和商品交易中以色泽快速鉴别干草营养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 (1) 无雨淋情况下,影响苜蓿自然干燥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空气湿度以及风速;不同收获期苜蓿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分别是:第一茬(气温22℃、湿度40%、太阳辐射强度300 w/m2、风速2.2km/h),第二茬(气温27℃、湿度35%、太阳辐射强度350 w/m2、风速1.5km/h),第三茬(气温15℃、湿度50%、太阳辐射强度200 w/m2、风速3.1km/h)。 . (2) 苜蓿干燥过程中主要环境因子与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主要营养物质等指标的响应机制是:干燥0~12 h,温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叶绿素与主要营养物质分解越快,但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温度与各项指标呈正相关性,太阳辐射与干燥速率和主要营养物质呈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空气湿度与各项指标呈负相关;风速在1.5~2.2 km/h范围内与各项指标呈正相关,风速在3.1km/h时与叶绿素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 (3) 苜蓿最佳刈割期是现蕾期至初花期,若收获不及时或环境条件较差可适当延迟到中花期(苜蓿25%~30%开花),每日最佳刈割时间为上午8:00至下午16:00,第一茬、第二茬可根据天气状况适当延长刈割时间,但秋季最后一茬苜蓿在下午16:00后不应继续刈割。. (4) 苜蓿干草叶绿素含量是衡量CP、NDF、ADF以及RFV水平的重要指标,苜蓿干草整株、茎、叶的叶绿素含量与CP、RFV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NDF、ADF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8)
苜蓿不同留茬高度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 抗寒能力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畜牧兽医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伟;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柠条与玉米秸秆混合微贮及其组合效应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草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成启明;格根图;项锴峰;刘丽英;蔡曙光;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转录组分析及营养品质差异的探讨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成启明;格根图;撒多文;王志军;范文强;卜振鲲;司强;李俊峰;卢娟;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不同生育时期苜蓿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中国草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范文强;格根图;成启明;卢强;降晓伟;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科尔沁沙地饲用高粱品种比较试验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黑龙江畜牧兽医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庭玉;成启明;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地势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DOI:10.16853/j.cnki.1009-3575.2021.02.009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宇宇;格根图;降晓伟;王伟;郝俊峰;张玉兰;马千鹏;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中国牧区饲草储备展望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贾玉山;都帅;王志军;尤思涵;格根图
- 通讯作者:格根图
天然牧草调制方式对干草品质的影响
- DOI:10.3969/j.issn.2095-5952.2018.02.008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草原与草业
- 影响因子:--
- 作者:降晓伟;格根图;刘庭玉;都帅;王伟;李宇宇;成启明;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草原与草业
- 影响因子:--
- 作者:卢强;成启明;包健;侯鑫狄;范文强;降晓伟;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雨淋及草条厚度对天然牧草干草干燥特性和 营养品质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草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宇宇;格根图;降晓伟;吴洪新;刘庭玉;王伟;郝俊峰;贾玉山
- 通讯作者:贾玉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贾玉山的其他基金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后营养品质变化与霉变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32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盐碱地紫花苜蓿刈后营养品质变化与霉变机制研究
- 批准号:32260346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32.0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典型草原牧草刈割后干燥机制与营养物质变化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31760710
- 批准年份:2017
- 资助金额:38.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苜蓿干草捆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贮藏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31360585
- 批准年份:2013
- 资助金额:51.0 万元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