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脱氧提质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
21076222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负责人:
王永刚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B0815.能源化工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丁一慧、贺龙、张海永、王伟哲、马伟光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目前,中国褐煤的年产量达到2亿吨左右,未来10年内,褐煤年产量将达到3亿吨以上。开发适合于中国褐煤煤质特征的提质利用技术,对褐煤的高效洁净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褐煤水分高、灰分高,长途运输性差,难于储存,利用效率较低,褐煤的脱水是提高质量的关键。褐煤高水含量是由于其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决定的,通过脱氧改善褐煤的表面结构和电位,除去吸水的含氧官能团,达到降低褐煤含水量,增加热值的目标,是实现褐煤商业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从含氧官能团与含水量的关系入手,研究褐煤含氧官能团的赋存状态,解析含氧官能团对褐煤含水量的影响,揭示含氧官能团脱除、改善表面结构,从而降低褐煤含水量的化学本质,建立褐煤含氧官能团与含水量的关系模型,优化褐煤脱水的工艺和条件,为褐煤的大规模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英文摘要
褐煤高氧含量的特点,影响其吸水等性质。本课题采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褐煤中含氧官能团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低温热解、溶剂抽提、溶胀热解、乙醇超临界萃取和水热处理几种方法对褐煤含氧官能团的脱除效果。研究了含氧官能团的脱除对表面性质的影响,建立了吸水性与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学关系,考察了含氧官能团分解过程中气体逸出规律。结果表明: 褐煤中含氧官能团主要存在形态是酸性含氧官能团,化学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定量出78%左右的含氧官能团,结合仪器分析方法对非活性醚键的测定,可以很好地解析褐煤中含氧官能团的赋存形态;褐煤的表面性质与含氧官能团之间关系密切,最高内在水和含氧官能团之间的关系符合多元一次线性方程: MHC=3.127[-COOH]+1.308[-OH]+0.234[-OCH3]+3.437;溶剂抽提过程主要是溶剂和含氧官能团之间形成氢键取代了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氢键,从而使得酚羟基有所减少;溶胀使得煤的大分子网状结构得到拉伸,在热解过程中容易脱除;动力学关系表明,羧基比羰基的活化能要低,羧基容易分解。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煤炭科学技术
影响因子:--
作者:张书;陈艳巨;刘丹;王雷;米建新;王永刚
通讯作者:王永刚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燃料化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周剑林;王永刚;黄鑫;张书;林雄超.
通讯作者:林雄超.
Insights into the functional group transformation of a chinese brown coal during slow pyrolysis by combining various experiments
结合各种实验深入了解中国褐煤在缓慢热解过程中的官能团转变
DOI:10.1016/j.fuel.2013.10.081
发表时间:2014-02-01
期刊:FUEL
影响因子:7.4
作者:Lin, Xiongchao;Wang, Caihong;Mochida, Isao
通讯作者:Mochida, Isao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燃料化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周剑林;王永刚;黄鑫;张书;林雄超
通讯作者:林雄超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煤炭科学技术
影响因子:--
作者:周剑林, 张 书, 王永刚, 林雄超, 王彩红, 许德平.
通讯作者:周剑林, 张 书, 王永刚, 林雄超, 王彩红, 许德平.
低温煤焦油制备高性能喷气燃料的基础研究
- 批准号:U1261213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4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2
- 负责人:王永刚
- 依托单位:
煤基炭素泡沫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 批准号:5027407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24.0万元
- 批准年份:2002
- 负责人:王永刚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