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数据融合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0136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13.遥感科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Recently,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ppear because of carbon dioxide increasing in atmosphere. Thus, carbon cycle becomes 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aspects of global change study. Many carbon flux observation methods and carbon cycle models are developed. With the increasing observation and improving of carbon cycle model, how to reduce the uncertainties in carbon cycle prediction using the multi-source observations and carbon cycle model is becoming a hot point. Therefore, a lot of Model-Data Fusion methods are presented. These Model-Data Fusion methods mainl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data assimilation. In this work, it is intended to use Model-Data Fusion method to integrate observations (site-based observa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wireless sensor net observation) and carbon cycle model at an alpine meadow site. At last,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ies in model parameters and force data on model output will be discussed. And it will also be discussed in what extent the Model-Data Fusion method will improve the model performance.
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对碳循环尤为关注,碳循环成为了全球变化研究的一大主题,碳通量的各种感测手段和碳循环模型迅速发展起来。在观测多源化,模型日渐完善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观测和模型,减小碳循环关键变量估算的不确定性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出现了许多模型数据融合(Model-Data Fusion)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数据同化。本研究拟将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将多源观测(站点观测数据、遥感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观测数据)融合到碳循环模型中,探讨模型参数、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是如何影响模型的输出结果?通过融合多源观测,对高寒草甸碳循环关键变量的估算精度有多大提高?

结项摘要

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大主题,碳通量的各种观测手段和碳循环模型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在观测多源化,模型日渐完善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观测和模型来减小碳循环关键变量估算的不确定性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观测数据发现,高寒草甸NEP的日变化很大,在生长剂高峰期,受天气变化影响可能出现负值。不同年份春季碳通量变化也比较大,可能是生长季初期植被脆弱容易受天气干扰。冻融过程对高寒草甸碳循环模拟影响很大。在黑河上游高寒草甸,如果碳循环模型不考虑冻融过程,模拟的碳通量严重低于实测值,而考虑了冻融过程后模拟结果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光能利用模型(LUE)、基于生物化学过程的Farquhar光合模型在参数标定后都能很准确的模拟高寒草甸的GPP。光能利用率模型在GPP较高时存在低估现象。所以在对高寒草甸碳循环建模时应该采用Farquhar和气孔导度的耦合模型来作为光合过程的表达。在黑河上游,由于植被动态模型LPJWhyMe模拟的植被分布和象元中植被的组分比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导致其模拟的碳通量也存在较大误差,但是在该模型中同化了MODIS的LAI产品以后,模型的模拟结果有很明显的改善。通过以上这些研究表明,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碳循环关键变量的预测精度。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n Algorithm for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 and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 Estimations in the Midstream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中国黑河流域中游初级生产总值 (GPP) 和净生态系统生产 (NEP) 估算算法
  • DOI:
    10.3390/rs70403651
  • 发表时间:
    2015-03
  • 期刊:
    Remote Sensing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Cheng Guodong;Li Xin;Lu Ling;Ma Mingguo
  • 通讯作者:
    Ma Mingg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EIS研究镁水泥混凝土中涂层钢筋的耐腐蚀性
  • DOI:
    10.14136/j.cnki.issn1673-2812.2017.06.02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乔宏霞;王鹏辉;巩位;王旭峰;张家畅
  • 通讯作者:
    张家畅
加强筋地膜加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机化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旭峰;胡灿;孟祥营;陈超
  • 通讯作者:
    陈超
中国天山山区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瑞雪;贾文雄;王旭峰;张明军
  • 通讯作者:
    张明军
中国西北干旱区潜在植被模拟与动态变化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飞;赵军;赵传燕;王旭峰;LI Fei1,ZHAO Jun2,ZHAO Chuan-yan3,WANG Xu-feng4(1.;2.College of Geography;Environmental Science,N;3.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Arid;4.Cold;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Engineer
  • 通讯作者:
    Engineer
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与应变传感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化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文杰;台国安;王旭峰;古其林;伍增辉;朱孔军
  • 通讯作者:
    朱孔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旭峰的其他基金

全球变暖背景下积雪变化对高寒草地GPP的影响机制
  • 批准号:
    4237138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多源观测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碳循环的影响
  • 批准号:
    4177146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