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盆地晚第四纪海侵事件的环境磁学时空响应及其海平面波动指示意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218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3.第四纪环境与环境考古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Fujian coastal areas are located in the humid subtropical region and are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re is few record for paleoclimate change study because of strong surface weathering. The sediments in Fuzhou Basin which lies in the Min River estuary offer an excellent geological record for Late Quaternary paleoclimatic research. The cycles of climatic warm-cold are recorded by the sediments of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A lot of works revealed the history of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in the past. However, various difference appeared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dating methods and research subject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reconstruct a new accurate curve of sea-level changes. In this project several pilot cor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n Fuzhou Basin will be selected based on the precious works, magnetic, geochemical and granularity measurements are going to be conducte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patio-temporal magnetic responses to different transgressions since Late Quaternary. Based on the foregoing, the detailed fluctuations of sea-level during transgressions is going to be revealed by magnetic parameters to improve the previous works. This project will benefit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new accurate curve of sea-level changes in the future.
福建沿海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地带。该区地表风化剥蚀强烈而缺少古气候记录。位于闽江河口的福州盆地晚第四纪沉积物,为我们研究古气候变化提供了绝好的地质载体。古气候的冷暖旋回变化被该区海进与海退过程的沉积物所记录。过去已有的不少研究已经初步揭示其变化历史,但由于年代及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导致其重建的海平面变化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亟需重建一条精确的海平面变化曲线。本项目拟在盆地众多钻孔岩芯资料基础上,在不同沉积区选取多根具有代表性的沉积物岩芯。应用环境磁学,地球化学及粒度等参数,通过“点”(单钻孔多次海侵)“面”(多钻孔同次海侵)结合的方式,揭示研究区晚第四纪海侵事件的环境磁学时空响应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海侵过程中详细的海平面次级波动旋回,完善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后续在该区建立一条完整的海平面升降曲线提供基础依据。

结项摘要

福州盆地地处海峡西岸,盆地内沉积了晚第四纪以来的海相、陆相及交互相沉积,为研究海侵-海退及海平面变化提供了较好的材料。虽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目前在海侵发生的次数、时间以及沿海地区重建的海平面曲线等问题上仍存在争议。本项目通过对福州盆地内部不同位置(首山路、梁厝及古田路)3根钻孔详细的AMS14C及OSL定年、环境磁学、地球化学、电导率测试及微体古生物鉴定等,以及通过与福州市勘测院合作,通过集成1000多根钻孔岩芯资料,获得以下几个认识:1)首山路钻孔(ZKCS)记录了两次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其中一次发生在MIS3早期,另一次发生在全新世,分别对于前人命名的“福州海侵”和“长乐海进”,且MIS3海侵的发生与盆地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2)古田路钻孔(ZK004)位于盆地的沉积中心,共记录到3次海侵,最早的一次可能发生在MIS5,其次是MIS3,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全新世;3)根据钻孔集成,重建了三次海侵层在盆地内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盆地大概以闽江为界,南北发生不均匀构造活动,导致沉积中心随之发生变化,全新世海侵的强度及影响范围要远远大于其他两次海侵。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沿海地区海平面升降及福州盆地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alaeoclimate evolution across the Cretaceous–Palaeogene boundary in the Nanxiong Basin (SE China) recorded by red strat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marine records
红色地层记录的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边界古气候演化及其与海洋记录的相关性
  • DOI:
    10.5194/cp-14-287-2018
  • 发表时间:
    2017-11
  • 期刊:
    Climate of the Past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Mingming Ma;Xiuming Liu;Wenyan Wang
  • 通讯作者:
    Wenyan Wang
How long does iron oxide diss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require under water-logged conditions? — A perspective from agricultural activity
浸水条件下氧化铁溶解转化需要多长时间?
  • DOI:
    10.1016/j.epsl.2019.115958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Earth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a Mingming;He Mei;Liu Xiuming;Che Bolin
  • 通讯作者:
    Che Bolin
福建沿海地区晚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明明;刘秀铭;周国华;刘庚余;车柏林
  • 通讯作者:
    车柏林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功能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分析
  • DOI:
    10.13389/j.cnki.rao.2018.017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眼科新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竞仰;陈凤娥;马明明
  • 通讯作者:
    马明明
电针刺激对缺血性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明明;王雪晶;方燕南;李玮;张杰文
  • 通讯作者:
    张杰文
表面磨损对非牛顿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润滑与密封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慧敏;刘晓玲;马明明
  • 通讯作者:
    马明明
全新世黄土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及磁化率和粒度参数灵敏性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国永;李平原;刘秀铭;吕镔;陈渠;陈家胜;郭晖;马明明;丰华;刘植
  • 通讯作者:
    刘植
套管井井壁附近地层横波速度径向分布反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已录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兵;马明明;刘志军;刘鹤
  • 通讯作者:
    刘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马明明的其他基金

南雄盆地古近纪早期热事件的陆相记录与碳来源示踪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雄盆地古近纪早期热事件的陆相记录与碳来源示踪
  • 批准号:
    4227744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