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文化动态转换及其神经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60285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9.行为、决策与社会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Attribution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behavior prediction and intervention, can modulate ‘Action Effect’ of behavior. The former researchers have explained individual behavior attribution on the basis of two oppos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but it was easy to cause limitations of behavior attribution: the singularity of research findings and the static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cultural dynamics mechanism of bicultural groups’ behavioral attrib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ynamic accessibility and multicultural adaptability, but it lacked cultural frame dynamic switching and neural mechanisms of the bicultural groups’ intergroup attribu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local culture i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took Hui bicultural groups who were from minority areas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as subjects to explore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tergroup attribution of Hui bicultural groups’ intergroup attribution in charitable donation, study cultural clues dynamic effects of Hui bicultural groups’ intergroup attribution in charitable donation, reveal cultural threat dynamic effects of Hui bicultural groups’ intergroup attribution in charitable donation, clarify the dynamic changing of Hui bicultural groups’ intergroup attribution in charitable donation after intervention, and confirm four studies accordingly on the basis of nerve. These studies will not only extend multicultural dynamic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neurophysiological basis of behavioral attribution, laying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applicability and local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at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minorities bicultural groups, but als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minority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归因是行为预测和干预的前提与基础,对行为的做效应有着明显调控作用。已有研究基于东西方对立的文化差异解释个体行为归因,容易导致行为归因研究结果的一元化和研究视角的静态性。近年来,研究者从文化动态通达性和多元文化适应性视角研究双文化群体行为归因的文化动态转换,但缺乏双文化群体群际归因的文化框架转换及其神经机制和我国本土化验证。本研究以我国回族双文化群体为被试,探索回族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外显与内隐群际归因;考察回族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文化框架转换效应;揭示回族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文化威胁动态效应;阐明干预后回族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动态改变;并在神经基础上对以上四个研究做出相应印证。研究将扩展行为归因多元文化动态建构理论及其神经基础,为行为归因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少数民族双文化群体中的适用性和本土化奠定基础,也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动态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结项摘要

本研究以行为归因的文化框架转换模型、行为归因的文化差异理论、群际归因偏好、认知加工偏好的神经机制理论为指导,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情感错误归因、Go/No go测验、图句联想范式、条件性评价反射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首先,本研究探讨了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内隐和外显群际归因偏向,结果发现,高BII群体表现出对内群体的情境归因和对外群体的特质归因;低BII群体对内外群体均表现出情境归因,MI群体对内外群体均表现出特质归因,说明双文化群体行为归因的文化差异和群际归因偏向是存在的,以上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归因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其次,本研究考察不同文化线索启动条件下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文化框架转换及其神经激活水平,结果发现,无论是单文化还是双文化启动,高BII群体均表现出了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文化框架转换效应,并且高BII和MI与低BII被试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P300和N400脑电差异波均表现出了群际差异,以上研究为双文化群体群际归因的文化框架转换提供了实证研究支撑,也深化了文化—认知—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接着,本研究揭示不同情境启动下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动态转换及其神经基础,结果发现,不同情境启动下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及其神经机制表现出情境依赖性,BII文化情境启动下高BII与低BII被试慈善捐助群际归因偏向的反应时更快,以上研究扩展了行为归因的文化动态理论脑。.最后,本研究阐明实施干预后双文化群体慈善捐助群际归因的动态改变及其脑电活动,结果发现,交叉分类法和评价性条件反射法均能有效干预BII群体捐助行为归因偏向,增强被试对内群体捐助行为与特质归因的联结程度,说明双文化群体原有认知加工偏好可以改变,这将为构建双文化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的和谐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也为捐助归因教育及干预提供了新应用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2)
专利数量(0)
文化差异视角下个体合作行为的产生、影响机制建构及认知神经基础
  • DOI:
    10.16719/j.cnki.1671-6981.2018053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有明;丁凤琴;石文典;陈晓惠
  • 通讯作者:
    陈晓惠
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DO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7.06.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凤琴;王喜梅;刘钊
  • 通讯作者:
    刘钊
真实急病情境下共情对大学生慈善捐助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DO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6.08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凤琴;纳雯
  • 通讯作者:
    纳雯
感恩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强?——一项元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凤琴;赵虎英
  • 通讯作者:
    赵虎英
感恩与大学生助人行为: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 DO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7.03.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凤琴;宋有明
  • 通讯作者:
    宋有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克氏原螯虾卵巢不同发育期大颚器法尼酸甲基转移酶活力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产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进进;万全;田铃;吴旭干;成永旭;丁凤琴;李胜;陆剑锋
  • 通讯作者:
    陆剑锋
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映射的偏向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凤琴;孙逸舒
  • 通讯作者:
    孙逸舒
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感恩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小红;丁凤琴
  • 通讯作者:
    丁凤琴
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 DOI:
    10.3724/sp.j.1042.2019.0154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凤琴;王冬霞
  • 通讯作者:
    王冬霞
具身视角下道德概念净脏隐喻的特征、影响因素与未来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凤琴;孙逸舒
  • 通讯作者:
    孙逸舒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丁凤琴的其他基金

后疫情时代青少年生命意义的认知加工特点及其干预:行为与神经机制
  • 批准号:
    3236020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2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道德与净脏:具身隐喻映射及其神经机制
  • 批准号:
    3186028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3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