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结合多维液质联用技术的抗真菌药物活性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337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10.药物分析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nti-fungal new drugs due to the more serious mycotic infection and the increasing drug-resistant strains.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screening using 96-well plate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high-throughput and high content assays. Recently, the miniaturized and integrated microfluidics has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drug activity analysis that it might be a promising substitute for 96-well plates. This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the micro-droplet microfluidic chip system in view of Candida albicans and C.elegans. The microdroplet generation,merge and online fluorescent detection were integrated in the device,which would be used for high-throughput activity assay of anti-fungal candidate compounds. Morever, the multiple gradient generator followed by an array of microscale cell or worms culture chambers and on-chip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lumns for sample pretreatment prior to mass analysis was integrated in the device which was fabricated in one single step.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high content screening are to be obtained using an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device coupled to a mass spectrometer. All work attempts to develop a feasible new methodology for high-throughput activity analysis of anti-fungal candidate compounds, which would be better than the screening with 96-well plates and quantify the activity.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new measur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ti-fungal new drugs.
真菌感染的日趋严重以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对抗真菌新药需求日趋增长。传统孔板法已经不能满足抗真菌药物活性分析的高通量和高内涵。微型化和集成化的微流控芯片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药物活性研究并凸显优势,很有可能取代孔板,成为下一代主流的药物活性筛选平台。本课题拟以具有良好研究基础的抗真菌药物为研究对象,以微流控芯片为载体,从细胞(白念珠菌)和模式生物(线虫模型)两个层面,构建白念珠菌和感染白念珠菌线虫模型的液滴微流控芯片系统,将液滴生成、融合和在线荧光检测等功能集成,实现高通量的抗真菌药物活性在线分析;进而结合多维液质联用技术,将培养、浓度梯度生成、在线荧光检测、生理指标检测、前处理等功能集成,对以上高通量分析获得的新化合物进行活性的定量表征,实现高内涵分析。本项目旨在探索抗真菌药物活性分析的创新方法,建立优于传统孔板法并能实现活性定量表征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为抗真菌新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借鉴。

结项摘要

抗真菌新药筛选的紧迫性由于不断出现的耐药菌株和严重的真菌感染日益凸显,传统孔板法已经不能满足抗真菌药物活性分析的高通量和高内涵。液滴微流控芯片技术逐渐应用于药物活性研究,很有可能取代孔板成为未来主流的抗真菌药物活性筛选平台。.本项目成功构建了抗白念珠菌药物筛选的液滴微流控芯片系统,实现细胞水平的抗真菌药物活性分析。考察了自制液滴微流控芯片的性能,优化了液滴生成和收集的条件,为下一步药物筛选应用做好准备。以含1% EA-surfactant的HFE-7500为连续相、以RPMI 1640培养液为分散相生成了大小均一、单分散性良好的液滴。离心管收集液滴室温静置5天仍保持形状稳定。采用液滴生成芯片、液滴生成和直通道收集芯片分别进行了抗真菌药物筛选初步试验,选择了阿尔玛蓝作为终点指示剂,考察了芯片外孵育与芯片上孵育的可行性,最后进行了已知阳性药物和新药(艾迪康唑)的活性筛选,并用孔板法进行验证;传统孔板法需要将菌落孵育到一定浓度才能进行检测,常需数天时间。液滴作为微反应器,包裹真菌细胞即可获得较高的菌落浓度,大大减少真菌细胞孵育时间。证明自行设计构建的液滴微流控芯片平台用于抗真菌药物筛选的可行性,并且具有分析检测速度快、试剂消耗量少的优点。成功构建了白念珠菌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进行线虫液滴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作,选择0.25%的琼脂糖为悬浮剂,包裹单线虫达30%;设计分选芯片并尝试微注射加样,用活死荧光染料对线虫进行染色,用于荧光检测。我们还进行了新型数字液滴芯片的设计,实现对线虫液滴在平板上的驱动操控;以及采用通道修饰微流控芯片进行肿瘤细胞的捕获与固定,建立在芯片上结合荧光染料进行抗肿瘤药物活性研究的分析方法。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抗真菌药物的活性筛选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望应用于抗菌药物研发,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抗白念珠菌药物筛选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振;陈阳;洪战英
  • 通讯作者:
    洪战英
直链淀粉衍生物手性固定相LC-MS/MS法拆分四种洛尔类药物 及其分离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色谱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钱哲元;洪战英
  • 通讯作者:
    洪战英
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和乳腺癌耐药蛋白及其研究方法
  • DOI:
    10.16155/j.0254-1793.2017.09.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药物分析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晓宇;陈啸飞;柴逸峰;洪战英
  • 通讯作者:
    洪战英
Ultrasound-assisted low-density solvent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2 new antidepressants and 2 antipsychotics in whole bloo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超声辅助低密度溶剂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全血中12种新型抗抑郁药和2种抗精神病药
  • DOI:
    10.1016/j.jpba.2017.04.032
  • 发表时间:
    2017-08-05
  • 期刊: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Chen, Xiujuan;Zheng, Shuiqing;Chai, Yifeng
  • 通讯作者:
    Chai, Yifeng
用环糊精手性固定相HPLC法拆分艾迪康唑及12种结构相似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药学服务与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振;李武宏;赵亮;洪战英
  • 通讯作者:
    洪战英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四氢小檗碱对映体在MDCK-MDR1细胞中的跨膜转运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洪战英
  • 通讯作者:
    洪战英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治疗和血脑屏障转运蛋白功能变化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明勇;刘敏;洪战英;柴逸峰
  • 通讯作者:
    柴逸峰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模型及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药学服务与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建英;王辉;刘敏;洪战英
  • 通讯作者:
    洪战英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药学服务与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林;乐健;洪战英
  • 通讯作者:
    洪战英
肠道转运蛋白与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药学服务与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银丽;乐健;洪战英
  • 通讯作者:
    洪战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洪战英的其他基金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和质谱成像的中药P-gp调节剂的体外筛选—体内评价新体系的构建
  • 批准号:
    8217377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体内生物屏障细胞模型-微流控芯片的中药与转运体相互作用的分析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81872829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血脑屏障转运蛋白P-gp和BCRP的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效应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批准号:
    81673386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转运蛋白和在体采样-多维液质联用技术的药对配伍规律的方法学研究
  • 批准号:
    81173020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药延胡索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代谢特征研究
  • 批准号:
    30600815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