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权益保护的土地退出机制设计与农民工城乡迁移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7117311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负责人:
陈会广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G0311.农林经济管理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马贤磊、谢勇、李义波、杨亚楠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项目以权益保护为研究逻辑的出发点与归依,研究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工城乡迁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实地调查描述中国新生代与上一代农民工跨区域城乡迁移的现状;然后,通过Logit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探索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政策对农民工城乡迁移决策的代际影响,明确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土地制度环境约束;进而应用混合策略和重复博弈模拟农民工市民化对其土地是否退出的社会选择过程。从而,基于不同代际农民工城乡迁移可行能力的需求,模拟农村土地退出机制设计,探索创新农民工社会管理模式。并最终为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农民工市民化融入政策设计,以及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持。
英文摘要
本项目以权益保护为研究逻辑的出发点与归依,研究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工城乡迁移之间的关系。在实地调查了解农民工城乡迁移现状的基础上,以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为现实背景,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在国内没有由经济危机演化为全面的经济社会危机为切入,以农村土地在其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为问题导向,研究探索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政策对农民工城乡迁移决策的影响,定性定量分析农民工市民化所面临的土地制度环境约束,并基于不同代际农民工城乡迁移可行能力的需求,探索土地退出路径与机制。项目研究在执行期间连续4年开展农民工与土地权益调研,做到了点线面全方位了解农民工现状,在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政策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托达罗模型仍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的农民工城乡迁移问题。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可为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一种最后保障,使其在面临不利的就业形势时能够返回农村从事家庭农业生产。由此,托达罗模型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表现的解释力取决于其内化中国土地制度的程度。托达罗模型修正与数据分析也证实,土地权益尤其是土地保险机制的发挥,影响着农民工的城乡迁移决策。因此,只要土地的社会保险功能对农民工仍起作用,户籍、城镇社会保障仍然是其市民化的制度障碍,面向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退出机制设计就须受此约束而不应贸然推进。为此,我们必须通盘考虑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可行能力,农民(工)的土地权利实施能力,农民工的群体分化、代际分化、社会分层与城市融入等各种因素,差别化设计土地退出机制。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陈会广;张耀宇
通讯作者:张耀宇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国土地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谢勇
通讯作者:谢勇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农村经济
影响因子:--
作者:陈会广;刘忠原
通讯作者:刘忠原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国土资源报》
影响因子:--
作者:陈会广
通讯作者:陈会广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陈会广;刘忠原
通讯作者:刘忠原
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土地政策差别化设计:一个异质性假设和社会安全支持视角
  • 批准号:
    7157313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陈会广
  • 依托单位:
家庭内部分工、专业化演进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批准号:
    7097305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9
  • 负责人:
    陈会广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