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结构的睾丸孤核受体4抑制剂的筛选及抑制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0217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706.药物化学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TR4 over-express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phenotype of corticotroph tumors induced Cushing Disease as well as to the treatment-resistance in prostate cancer. Therefore, it is of importance to develop highly effective TR4 inhibitor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dimerization of TR4 is necessary for its transactivation activity.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TR4-LBD crystal structure, we found a groove area at the dimer interface area in which several key residues such as Arg-570, Leu-563, Asp-546 are located. In this study, we define the above described groove area as a binding pocket for virtual screening of TR4 inhibitor lead compounds. The inhibition activities of the resulting compounds are tested via the established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Furthermore, the mechanism of highly effective inhibitors will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at molecular, atomic and thermodynamic levels via native-PAGE, protein crystallization and ITC techniques. This study aims to screen and obtain highly effective TR4 inhibitors and provides structural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and sensitization agents in treatment of Cushing disease and prostate cancer, respectively.
近期研究表明睾丸孤核受体4(TR4)高表达与垂体腺瘤所致的库欣病表型及前列腺癌放化疗抵抗等呈正相关。目前亟待研究开发高效的TR4抑制剂。研究证实TR4二聚体形成是其转录激活所必需的。通过TR4-LBD晶体结构二聚体界面分析,我们发现一个由Arg-570,Leu-563,Asp-546等十多个关键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凹槽区域,可以作为二聚体阻断剂的结合口袋。本课题拟针对上述空腔区域进行虚拟筛选,得到靶向TR4二聚体相互作用界面的TR4抑制剂先导化合物,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对筛选到的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并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R4-LBD抑制剂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及等温滴定量热法等技术进一步从分子、原子及热力学水平阐明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此研究旨在发现TR4高效抑制剂,为寻找治疗库欣病的新药及前列腺癌治疗增敏剂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近年来研究表明睾丸孤核受体4(TR4)促进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转移及治疗抵抗,是抑制前列腺癌、肾癌和精原细胞瘤转移以及治疗增敏的潜在靶点。本研究综合运用基于TR4三维结构的虚拟筛选和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技术寻找TR4抑制剂的候选化合物,建立并优化了TR4抑制剂生物活性测试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最终发现了30余个对TR4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随后,我们选取化合物bexarotene,对其抑制作用及相应机制做进一步研究。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exarotene可以减少TR4的胞核分布,增加TR4的胞浆分布;虚拟筛选结果提示bexarotene可能结合于TR4的配体结合口袋,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提示bexarotene可以直接与TR4配体结合结构域(TR4-LBD)相结合;圆二色谱结果显示bexarotene与TR4-LBD结合后可诱导TR4-LBD产生构象变化。目前bexarotene在临床上主要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bexarotene有望抑制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侵袭转移,并有望与化疗药物联用提高药物疗效。本项目共计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篇,国内学术期刊1篇;利用本项目相关研究成果,直接获得国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直接或间接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Testicular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4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adio-sensitivity of prostate cancer
睾丸孤儿核受体4与前列腺癌的放射敏感性相关
  • DOI:
    10.1002/pros.2304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PROSTATE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Yu Shicheng;Wang Mingchao;Ding Xianfan;Xia Liqun;Chen Bide;Chen Yicheng;Zhang Zhigen;Niu Yuanjie;Li Gonghui;Chang Chawnshang
  • 通讯作者:
    Chang Chawnshang
Testicular orphan receptor 4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and implies poor survival through AKT3 regulation in seminoma.
睾丸孤儿受体 4 通过 AKT3 调节促进精原细胞瘤的肿瘤进展并暗示生存率低
  • DOI:
    10.1111/cas.13461
  • 发表时间:
    2018-03
  • 期刊:
    Cancer science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Chen Y;Lu J;Xia L;Xue D;Yu X;Shen D;Xu L;Li G
  • 通讯作者:
    Li G
Drug Resistance of Enzalutamide in CRPC
恩杂鲁胺在 CRPC 中的耐药性
  • DOI:
    10.2174/1389450118666170417144250
  • 发表时间:
    2018-01-01
  • 期刊:
    CURRENT DRUG TARGET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Chen, Xuedong;Lu, Jieyang;Li, Gonghui
  • 通讯作者:
    Li, Gonghui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对恩杂鲁胺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学栋;陆捷阳;俞世成;李恭会
  • 通讯作者:
    李恭会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夏李群的其他基金

RNA甲基化酶METTL14介导lnc-LSG1 m6A修饰抑制肾透明细胞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Bexarotene靶向睾丸孤核受体4治疗库欣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77378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