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icrin基因突变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引起loricrin角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
81101181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宋书娟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2.皮肤病学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杨玉霞、黄昱、王文惠、林丽云、赵瑞英、刘卉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Loricrin基因突变导致loricrin角皮病,目前仅见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分析,尚未见其发病机制研究报道。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了该基因新突变,细胞亚定位分析证明突变蛋白通过其核定位信号介导了核转位,该病患者病理表现提示了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过程的异常,我们提出假说:Loricrin突变能够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过程;又根据loricrin角皮病患者临床表现与多种角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表型相似,这些角蛋白基因突变导致了其蛋白表达分布及其形成骨架结构的异常,我们推测loricrin突变引起的疾病表型与相关角蛋白表达分布及其骨架结构的异常相关。本课题将研究Loricrin突变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信号通路,探讨其引起疾病表型的发病机制,不仅对阐明Loricrin角皮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干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了解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英文摘要
Loricrin基因突变引起的loricrin角皮病(LK)的致病机制至今尚未揭示清楚。Profilaggrin在细胞终末分化阶段分解成PND和Filaggrin,PND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有关. loricrin与PND存在相互作用。本课题研究分析了突变loricrin对Profilaggrin分解过程、Filaggrin和K10表达分布、与PND相互作用及其对角质形成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突变loricrin影响了LK患者表皮中Filaggrin和K10表达分布,但没有影响profilaggrin分解过程。突变loricrin比野生型loricrin更易于与PND相互作用。野生loricrin与PND协同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程序性死亡,突变loricrin失去此功能。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突变loricrin通过与PND相互作用使其聚集于核仁,失去了与PND协同促进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本研究不仅对揭示loricrin突变引起疾病的机制,而且对认识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Human Genetics
影响因子:5.3
作者:宋书娟
通讯作者:宋书娟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