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背景下黔桂地区石炭纪珊瑚礁演化动力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201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Some coral reefs of Visean to Gzhelian have been found in Carboniferous strata of Guizhou and Guangxi areas,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sizes.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Carboniferous coral reefs in Guizhou and Guangxi areas. This study can help us to establish th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of coral reef-building communitie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reveal a complete evolution clue of the Carboniferous framework reef ecosystem. The study of the dynamical mechanism of Carboniferous coral reefs in Guizhou and Guangxi areas contributes to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hift from the occurrence of potential frame-building organisms in reefs dominated by calcimicrobes to the forming of true framework reefs, which is an important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reef ecosystem after the Late Devonian (Frasnian/Famennian) mass extinction event. It also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analysis of evolution dynamic sources of the Carboniferous framework reef ecosystem. The occurrence of stromatolite reefs, coral reefs and microbial buildups near the coral reef provides a good ch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mework reef communities and microbial reef communities during the Carobifero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recovery and reestablishment of the Carboniferous framework reef ecosystem after the Frasnian/Famennian mass extinction event.
黔桂地区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一些规模不等的珊瑚礁,这些礁体的产出时代为韦宪期至格舍尔期。对黔桂地区石炭纪珊瑚礁演化动力学研究,可以建立起不同时期珊瑚造礁群落之间的动态演化过程并链接出完整的石炭纪后生动物格架礁系统的演化线索。对黔桂地区石炭纪珊瑚礁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在F/F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之后从潜在的格架建造生物在钙质微生物主导的礁环境中出现到真正意义上的格架礁形成这一生物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演化过程,对分析石炭纪后生动物格架礁系统的演化动力来源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黔桂地区珊瑚礁与礁体周围的钙质微生物建造及叠层石礁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关于石炭纪格架礁群落与微生物礁群落之间关系的研究契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F/F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之后石炭纪后生动物格架礁生态系统复苏和重建的过程。

结项摘要

黔桂地区石炭纪地层中产出了一些规模大小不等的珊瑚礁,礁体发育的时代范围从韦宪期至格舍尔期。中国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缺失后生动物骨架礁的背景下,早、晚石炭世均有较大型的后生动物骨架礁发育。黔桂地区石炭纪珊瑚礁是后生动物格架礁的典型代表,是在F/F事件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全新的格架造礁生态系统。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全面认识黔桂地区石炭纪珊瑚礁的发展演化规律、珊瑚礁本身的生长机制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复苏和重建的过程。重点研究了黔桂地区石炭纪珊瑚礁的基本特征,查明了沉积环境对于格架礁发育的影响,对造礁群落古生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深入认识了F/F生物灭绝事件之后格架礁形成的动力机制,并对黔桂地区发育的微生物岩(叠层石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微生物与后生动物骨架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礁相碳酸盐岩同位素测试研究分析,礁体发育的水体温度在17.1℃-30.8℃之间,平均温度在22℃。其中,巴什基尔期的水体温度偏低仅仅能满足珊瑚生长和礁体发育的最低要求,这可能是受冈瓦纳大陆冰期的扩散所影响。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起石炭纪不同时期珊瑚礁群落之间的动态演化过程并链接出完整的石炭纪后生动物格架礁系统的演化线索,进一步深入探讨F/F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之后从潜在的格架建造生物钙质微生物主导的礁环境中出现到真正意义上格架礁形成的整体演化过程,分析石炭纪后生动物格架礁系统的演化动力来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0)
广西田林县石炭纪礁内海百合生态功能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晓红
  • 通讯作者:
    陈晓红
广西田林浪平地区晚石炭世生物礁古生态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巩恩普
  • 通讯作者:
    巩恩普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recorded on Upper Carboniferous reef in Guangxi, China
广西上石炭统生物礁古环境变化记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Global Ge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GONG Enpu;CHEN Xiaohong;ZHANG Yongli
  • 通讯作者:
    ZHANG Yong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混凝土早期碳化性能的试验研究
  • DOI:
    10.15986/j.1006-7930.2017.04.0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晓鹏;孙广帅;张成中;张永利
  • 通讯作者:
    张永利
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碳化深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硅酸盐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成中;孙广帅;胡晓鹏;张永利
  • 通讯作者:
    张永利
掺合料混凝土早期碳化的微观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实验力 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晓鹏;孙广帅;张成中;张永利
  • 通讯作者:
    张永利
假史塔夫䗴与小泽䗴中铝元素的富集现象: 对贵州与内蒙古䗴类化石的电子探针面分析实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世界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甄元;孙跃武;张永利;巩恩普
  • 通讯作者:
    巩恩普
正压大气模式中在地形效应和β效应作用下的非线性Rossby 包络孤立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永利;杨联贵
  • 通讯作者:
    杨联贵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永利的其他基金

黔南地区晚石炭世生物礁系统生物多样性驱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黔南地区晚石炭世生物礁系统生物多样性驱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227200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