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扣带回参与针刺镇痛的电生理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0083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4.感觉与运动系统神经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anterior cingualte cortex (ACC)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medial pain pathway and is critically involved in pain perception and modulation. Acupuncture is widely used clinically, especially in treating pain. Neuroimag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cupuncture significantly modulate the activaties of the ACC. Our published preliminary study showed that in the formalin-induced acute inflammatory pain model of rats, 100 Hz electro-acupuncture applied in the contralateral side of pai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nociceptive behaviours, including both pain sensation and pain affection. This effect was completely abolished by ACC lesions. The present project aims to clarify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ACC's role in acupuncture analgesia at the neural network level, with a combination of behavioural, pharmacological, multi-unit recording and neuro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This study hopes to shed light on the cortical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and benef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前扣带回(ACC)是疼痛内侧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疼痛的编码和调制。针灸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在镇痛方面。脑成像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显著改变ACC的活动度。我们已发表的前期实验提示,在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致急性炎症痛模型中,病灶对侧100Hz电针可显著抑制大鼠痛感觉和痛情绪行为,而吻侧ACC损毁完全逆转这一作用。本项目旨在在这些先期结果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行为学、药理学、多通道神经记录和神经计算技术,从神经网络层面深入研究ACC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本项目有望明确电针镇痛的皮层机制,并将对针灸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借鉴作用。

结项摘要

我们前期研究提示前扣带回(ACC)参与针刺镇痛。本项目在这些先期结果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行为学、多通道神经记录和神经计算技术,从电生理学层面深入研究ACC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项目成功建立自由活动状态大鼠电针方法和清醒大鼠核团多通道电极神经元放电及场电位记录分析方法。电针可以长时程增加ACC神经元的平均放电率,效应可以至少持续到电针结束50分钟。ACC中的伤害性神经元对伤害性激光刺激呈现的兴奋性反应可以被电针显著降低。拓展研究提示,内嗅皮层作为ACC的重要上游核团之一,其损毁不影响生理性痛但显著加重福尔马林第二相痛。接受艾灸的部分慢性腰背痛患者出现明显热敏现象,伴随伴随额顶区多个脑电参数变化,印证前扣带回皮层也参与患者针灸镇痛过程。本项目初步揭示电针镇痛的皮层机制,并将对针灸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借鉴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haracterizing Heat-Sensitization Responses in Suspended Moxibustion with High-Density EEG
用高密度脑电图表征悬灸的热敏反应
  • DOI:
    10.1111/pme.12512
  • 发表时间:
    2014-08-01
  • 期刊:
    PAIN MEDICINE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Liao, Feifei;Zhang, Chan;Yi, Ming
  • 通讯作者:
    Yi, Ming
Exacerbation of tonic but not phasic pain by entorhinal cortex lesions
内嗅皮质病变导致强直性疼痛加剧,但阶段性疼痛不加剧
  • DOI:
    10.1016/j.neulet.2014.05.015
  • 发表时间:
    2014-10
  • 期刊:
    Neuro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Zhang Yu;Liu Feng-Yu;Wan You;Yi Ming
  • 通讯作者:
    Yi M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慢性腰背痛患者艾灸热敏现象的脑电机制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小俚;万有;陈日新;伊鸣
  • 通讯作者:
    伊鸣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脑电功率与频率分析
  • DOI:
    10.3969/j.issn.1006-9852.2015.09.007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祁文静;周瑞;王静;郭淮莲;伊鸣;刘风雨;樊碧发;李小俚;万有
  • 通讯作者:
    万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伊鸣的其他基金

前额叶皮层介导慢性神经病理痛大鼠自发痛行为的细胞、回路与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前额叶皮层介导慢性神经病理痛大鼠自发痛行为的细胞、回路与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227105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降低介导慢性炎症痛的细胞与神经回路机制
  • 批准号:
    31872774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