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SARI基因在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72964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负责人:
周人杰
学科分类:
H1819.肿瘤生物治疗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卓文磊、余祖滨、王彦、张婵、侯兵、王静思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肺癌的恶性侵袭与高度转移是患者愈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而基质金属蛋白酶可以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促使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与转移。最近研究表明,作为肿瘤治疗中重要的化疗药物,干扰素可以诱导SARI (Suppressor of AP-1, regulated by IFN)过表达,但该基因在抗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首先构建SARI基因过表达载体及干扰载体,转染A549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定量PCR、WB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观察SARI基因对MMPs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在动物水平观察SARI基因对接种成瘤的影响;采用凝胶电泳迁移阻滞法观察SARI基因作用下转录因子AP1对MMPs及细胞周期蛋白启动子的结合活性。通过以上研究,明确SARI基因对MMPs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的抑制程度及在肺癌侵袭性生长中作用,并从AP1与相关基因启动子结合能力部分阐明SARI基因的抗肿瘤机制。
英文摘要
SARI(suppressor of AP-1, regulated by IFN) 是在2008年通过差减杂交(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技术发现的一种新的抑癌基因,是一种新型的含碱性亮氨酸拉链的Ⅰ型干扰素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从结构特性而言,与激活转录因子(ATF) 具有相似之处,故又称BATF2(ATF-like 2),其在多种组织广泛表达,具有与BATF和BATF3类似的碱性亮氨酸拉链结构,可抑制AP-1转录因子家族活性,目前有限的资料均证明,SARI是一种抑癌基因,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课题首先采集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制作肺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细胞及癌旁组织SARI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SARI基因过表达载体及干扰载体,转染A549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MTT法及细胞划痕愈合试验检测SARI基因过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定量PCR、WB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SARI基因对MMPs表达及CCDN1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以期明确SARI基因表达与肺癌病程、预后的关系,并探讨SARI基因对MMPs及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的抑制程度及在肺癌侵袭性生长中作用,并从AP-1与相关基因启动子结合能力部分阐明SARI基因的抗肿瘤机制。结果显示:(1)SARI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52.82%肺癌组织SARI表达阳性,与癌旁组织相比50.26% 病例SARI表达降低, 肿瘤细胞SARI阴性表达或者表达降低的患者病程越晚,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越高; SARI表达阳性率对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但对比癌旁组织表达,肿瘤细胞SARI表达明显减低的病例生存期较短;(2)SARI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抑制其迁移能力。(3)SARI对CCDN、MMPs相关基因表达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但数据与预想的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有待进一步分析,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机制尚有待重复实验并调整检测指标,进一步探讨。(4)SARI基因过表达能逆转肿瘤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指数50%左右。这些结果表明,SARI表达减低可能预示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SARI基因可能作为肺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2篇,online SCI论著1篇,投稿SCI论著1篇。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影响因子:--
作者:周人杰
通讯作者:周人杰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免疫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周人杰;肖颖彬
通讯作者:肖颖彬
SigB(Q225P)突变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膜泡形成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