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克拉通深部作用过程:沅水流域砂矿大金刚石及其包裹体记录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303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308.岩石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Macrocrystalline diamonds (MCDs) are exclusive probes from deep mantle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lithospheric mantle and recycling of carbon. Our previous researche shows that MCDs from the Ruan river basin, Hunan are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 carbon isotopes, nitrogen abundances, proportions of peridotite/ecologite parageneses of inclusions, and compositions of inclusion minerals such as the occurrence of kyanit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MCDs from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dicating some features related to ancient crustal substances, and hence implying there probably occurred subduction of ancient ocean crust slab into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Yangtze craton and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ecologite mantle and recycling of crustal carbon into lithospheric mantle. This project plans to perform analyses upon directionally-cut diamond plates on carbon isotopes, nitrogen and hydrogen abundances of diamonds along various growth layers from core to rim, as well as the inclusion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their major & minor element composition, by using in-situ analyzing techniques such as cathodoluminescence microscopy, FTIR(Mapping), LA-(MC)-ICPMS and SIMS, etc.. The results will be applied to approach to the mantle environment and physics-chemistry conditions for diamonds' forming such as sources and their varia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the oxygen fugacity, and finall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monds' 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deep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Yangtze craton, and the carbon cycling event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mantle. Furthermore, we hope to provide some geochemistry clues for prospecting primary mine for Hunan alluvial diamonds.
大金刚石(MCDs)是记录古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及深部碳循环独特的"探针"。已开展的预研究发现,湖南沅水流域大金刚石不同生长层碳同位素组成及氮含量变化、包裹体矿物组合、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等显示金刚石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古老地壳物质的参与。本项目拟通过激光定向切片,采用阴极发光、FTIR(Mapping)等方法,结合电子探针,LA-(MC)-ICPMS及SIMS等微区微束分析技术,对沅水流域大金刚石内部不同生长层碳同位素组成,氮和氢杂质元素含量与分布,包裹体矿物组成(特别是E型包裹体)和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等开展原位 (in-situ)分析,进一步示踪沅水流域大金刚石生长过程中地幔深部物质组成特征及演化,限定金刚石生长过程温度、压力和氧逸度等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进而探讨沅水流域金刚石形成与扬子克拉通地幔深部地质过程及壳-幔碳循环事件的内在成因联系,为湖南寻找原生金刚石矿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来自岩石圈地幔的大金刚石(MCDs)是记录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及深部碳循环独特的“探针”。本项目通过对贵州镇远新发现钾镁煌斑岩及贵州215颗原生及次生金刚石、湖南297颗、澳大利亚阿盖尔及津巴布韦200多颗金刚石进行激光定向切片、阴极发光CL、FTIR(Mapping)测试、结合电子探针、LA-(MC)-ICPMS及SIMS等原位分析测试研究,获得如下认识:.1)新发现菖蒲塘钾镁煌斑岩与 “东风一号”钾镁煌斑岩( D1)均属于岩脉(体)浅部相,其铬尖晶石捕虏晶具有高Cr(Cr#>0.6)、Ni和低Ti、Ga特征,显示该地铬尖晶石与受俯冲作用改造的地幔橄榄岩有关,为幔源捕掳晶,显示贵州地区寻找隐伏钾镁煌斑岩仍然有较好的前景;.2)贵州原生金刚石粒度普遍较小、破碎度大、近95%的样品表面有熔蚀现象,熔蚀坑、熔蚀孔洞、熔蚀沟槽等蚀像极为发育,双晶比例高,以极低氮含量Ⅱa型金刚石为主(约75%),而湖南现代砂矿金刚石样品颗粒完整,以ⅠaAB型为主(93%); .3)苍蒲塘钾镁煌斑岩U-Pb 年龄跨度大,207Pb/206Pb(>1000 Ma)或206Pb/238U(<1000 Ma)年龄变化范围在1849±17 Ma 到451±7 Ma 之间,主要集中在855 Ma 左右,εHf(t)值变化在 -16.1~+ 6.5,有老至3498Ma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暗示了岩石源区存在古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壳物质,晚古元古代到早新元古代扬子克拉通原生金刚石岩区存在多期次地壳再造热事件;.4)湖南沅水砂矿大金刚石(22颗)原位δ13C值变化在-22.36 ~ -2.41‰,氮含量变化在0.5 ~ 2697.4 at. ppm;δ13C值分布集中在-6.46 ~ -2.41‰。不同样品内部δ13C值和N组成具有不同的变化模式,部分颗粒可能经历了两个甚至更多有差异的源区生长过程,金刚石结晶过程中地幔流体/熔体碳同位素和氮的组成存在复杂的交换,源区存在来自壳源碳的循环。.5)贵州原生金刚石内新发现四方硫铁矿包裹体,属于亚稳定态矿物;湖南砂矿金刚石蓝晶石和柯石英等硅酸盐矿物包裹体精细氧同位素测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了金刚石原生蓝晶石和柯石英包裹体δ18O变化范围分别为6.63‰~7.50‰和7.32‰~7.98‰,有力证实了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存在古老板块的俯冲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0)
利用吸收和发光光谱技术分析高温高压天然富氢钻石的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岩矿测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中华;陆太进;苏隽;柯捷;唐诗;李键;高博;张钧
  • 通讯作者:
    张钧
“冲突矿产”的国际监管及其应对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 国 矿 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永雄;高 鹏;丘志力;杨 瀚;何雄锐;邓小芹
  • 通讯作者:
    邓小芹
Surface dissolusion features and contact twinning in natural diamond
天然金刚石的表面溶解特征和接触孪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Min.Geochem.
  • 影响因子:
    --
  • 作者:
    Taijin Lu;Jie Ke;Zhili Qiu
  • 通讯作者:
    Zhili Qiu
湖南现代河流砂矿金刚石的红外光谱测定及其源区指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小芹;丘志力;马瑛;薄昊楠
  • 通讯作者:
    薄昊楠
湖南砂矿金刚石中石墨包裹体拉曼光谱原位测定: 形成条件及成因指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 瑛;王 琦;丘志力;陆太进;李榴芬;陈 华;邓小芹;薄昊楠
  • 通讯作者:
    薄昊楠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现代微区测试技术在确定宝玉石产地来源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丘志力;陈炳辉;杨萍;龚盛玮;李榴芬;梁伟章
  • 通讯作者:
    梁伟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末(~1.84Ga)垣头A-型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DOI:
    10.18654/1000-0569/2019.08.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岩石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小芹;彭头平;赵太平;丘志力
  • 通讯作者:
    丘志力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考古调查报告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考古与文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国科;丘志力;蒋超年;王辉;张跃峰;郑彤彤
  • 通讯作者:
    郑彤彤
甘肃马衔山软玉成矿及玉料产地来源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18.02.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钰岩;丘志力;杨江南;张跃峰;杨翰;杨炯;李榴芬
  • 通讯作者:
    李榴芬
从欧洲珠宝首饰风格流变看希腊首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对广东省博物馆希腊珠宝首饰文化展样品的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Gems & Gemm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昕雨;丘志力
  • 通讯作者:
    丘志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丘志力的其他基金

肃北战国-汉代古采矿遗址(群)软玉:深部地质过程响应及其对丝绸之路华夏早期玉石文明的影响
  • 批准号:
    41673032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扬子克拉通大陆岩石圈地幔深部动力学过程:金刚石及其包裹体约束
  • 批准号:
    41272086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现代及古代玉器产地来源:软玉中石墨结构及地球化学的示踪研究
  • 批准号:
    4117304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9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玉器石墨标型特征及古玉器产地来源研究
  • 批准号:
    4087302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东部沿海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大锆石(megacryst)及岩石圈壳幔作用研究
  • 批准号:
    40673039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强铝过饱和地质作用产物刚玉巨晶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 批准号:
    49602025
  • 批准年份:
    1996
  • 资助金额:
    1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