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多溴联苯醚(PBDEs)污染土壤的新型热脱附技术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0134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1.环境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PBDEs are listed in the Stockholm Convention as one of the nine new POPs after initial twelve controlled POPs. Large amounts of production, use and uncontrolled dismantling of waste have caused lots of PBDEs contaminated soils. However, there is lack of study on the 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PBDEs contaminated soils, and the treatment cost is high. Also, the decomposition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of PBD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ies on remediation of PCDD/Fs contaminated soil/sediment using charcoal, combined with thermal desorp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13C isotope labeling analytic techn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remediation rate of PBDEs contaminated soil and 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removal rate. And to propose a batch mode treatment method, clarify the PBDEs decomposition pathways and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decomposition products. This study will benefit in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BDE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rmal desorption treatment process, setup an efficie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remedia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on the decomposition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of PBDEs.
多溴联苯醚(PBDEs)是继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控12种POPs之后,被列入受控名录的9种新POPs之一。大量的生产、使用及废物的不规范拆解导致PBDEs污染土壤广泛存在,但目前对其修复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修复成本较高,有关PBDEs降解转化路径和机理尚不明确。本项目希望利用申请者在利用炭化物修复处理二噁英等POPs污染土壤/沉积物的技术开发方面所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性研究积累,结合基于物理分离和降解的热脱附处理技术及同位素标记的13C示踪分析技术,初步研究PBDE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及不同实验条件对修复效率的影响,探讨构建连续型的修复模式,并依照降解产物的结构阐明PBDEs的降解转化路径和机理。这一探索性研究旨在全面认识PBDEs热脱附处理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为建立高效、经济、环保的PBDEs修复技术,揭示其降解转化路径和机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多溴联苯醚(PBDEs)是继斯德哥尔摩公约手控12种POPs之后,被列入受控名录的9种新POPs之一。大量的生产、使用及废物的不规范拆解导致PBDEs污染土壤广泛存在,但目前对于其修复技术的研究较少,且修复成本较高,有关PBDEs降解转化路径和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此,本项目利用申请者在利用炭化物修复处理二噁英等POPs污染土壤/沉积物的技术开发方面所做的一些利所能及的探索性研究积累,通过基于物理分离和降解的热脱附处理技术及同位素标记13C示踪分析技术,研究了PBDE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及不同实验条件对修复效率的影响,探讨构建了连续型的修复模式,依照降解产物的结构阐明了PBDEs的降解转化路径和机理,并通过构建板式催化剂对热脱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了催化处理。结果表明:依据新型热脱附技术的原理,将木炭同时作为燃烧热源和尾气吸附剂来修复处理PBDEs污染土壤具备可行性,通过实验探讨所获取的最佳木炭/土壤混合比为20wt%,空气流速为3cm/sec,在该处理条件下PBDE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最高,可达95%以上;在单次修复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连续型的修复处理模式,整个修复处理成本在500元/m3以下,远低于传统热脱附技术;通过13C标记的方法,测定了多种PBDEs异构体在热脱附过程中的位置、浓度以及降解转化情况,表明PBDEs在热脱附反应中主要以脱溴为主,处理后土壤中PBDEs通常以4溴代以下的低溴代PBDEs为主;Cu-Ni结合的催化剂对于处理含PBDEs的尾气处理效果最好,能够使尾气达标排放。这一探索性研究使我们更为全面的认识了PBDEs在热脱附处理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为构建高效、经济、环保的PBDEs修复技术,揭示其降解转化路径和机理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为我国建立先进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agricultural soils around the industrial city of Changzhi, China: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distribution, hotspots, sources, and potential risks
工业城市长治周边农业土壤多环芳烃:特征、空间分布、热点、来源和潜在风险
  • DOI:
    10.1007/s11368-016-1490-6
  • 发表时间:
    2017-01-01
  • 期刊: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Liu, Geng;Guo, Wenjiong;Zhao, Long
  • 通讯作者:
    Zhao, Long
Successive self-propagating sintering process using carbonaceous materials: A novel low-cost remediation approach for dioxin-contaminated soilds
使用碳质材料的连续自蔓延烧结工艺:二恶英污染固体的新型低成本修复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3.6
  • 作者:
    Tengfei Zhu;Fasheng Li;Akihiko Terada;Masaaki Hosomi
  • 通讯作者:
    Masaaki Hosomi
Ecological and health risk-based characte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vicinity of a chemical plant in China
中国一家化工厂附近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农业土壤的生态和健康风险特征。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6.08.056
  • 发表时间:
    2016-11-01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Liu, Geng;Niu, Junjie;Zhao, Long
  • 通讯作者:
    Zhao, Long
优化热脱附技术对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适用性及修复效果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龙;张琪;秦晓鹏;侯红
  • 通讯作者:
    侯红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从草图轮廓学习3D形状的最佳视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The Visual Computer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龙
  • 通讯作者:
    赵龙
基于SVM 算法的TATB 基PBX 单轴准静态应力应变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含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晓畅;孙杰;刘迎彬;常双君;赵龙;袁洪魏;唐维
  • 通讯作者:
    唐维
静载、振动和电渗作用下尾黏土固结的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实验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雪松;陈殿强;王来贵;赵龙;李俊岑
  • 通讯作者:
    李俊岑
基于霍尔效应测磁场实验的铁含量测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物理教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雪松;刘丽莉;王皓;王来贵;赵龙;张清
  • 通讯作者:
    张清
肾脏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龙;刘家祎;范占明;ZHAO Long,LIU Jia-yi,FAN Zhan-ming(Department of R
  • 通讯作者:
    ZHAO Long,LIU Jia-yi,FAN Zhan-ming(Department of R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