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地表热环境改善的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470702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负责人:
车生泉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612.园林学
结题年份:
2018
批准年份:
2014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于冰沁、李志刚、谢长坤、臧洋飞、迟娇娇、陈子涵、南凯凯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城市热环境恶化是城市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Quickbird遥感影像,反演城市地表温度信息、获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特征,结合气象台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和地表温度实地测定,构建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地表热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并研究城市绿地的植被覆盖情况、结构特征、水平分布特征等与其降温作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评判城市绿地空间结构改善地表热环境作用的综合指数,并提出改善地表热环境的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优化模式,为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英文摘要
As the thermal problem in city getting more serious, urban green space structure is playing a greater role in mitigating th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With the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ity, Landsat TM data and Quickbird sensing images will be used to retriev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extract inform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Combined with field temperature survey and historical observation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space structure of urban green, the influences of vegetation cover、structural features an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on cooling effect will be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one comprehensive index will be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urban green space structure,also some model strategies will be provided to optimize the space structure of urban green for mitigating surface thermal environment, which can help to mitigate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in Shanghai, an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urban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城市热环境恶化是城市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改善城市热环境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上海市西南样带为例,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Quickbird遥感影像,反演城市地表温度信息、获取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特征,从城乡梯度尺度和不同用地尺度研究城市绿地数量和斑块结构对城市地表热环境的作用机理,建立评价地表热环境的指数,并评价不同居住小区热环境,提出面向地表热环境改善的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为提升绿地生态功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发现:上海市西南城乡梯度样带上从内环、中环、外环到城市外围区域,地表平均温度依次降低;在居住用地内,建筑面积占比在10%~70%范围内降低时、植被面积占比在0%~50%之间增加时、建筑平均最近距离在0~15m之间增加时,地表平均温度会显著降低,而当上述指标在其它水平区间变化时,居住区温度改善效果变化不明显。工业用地中,建筑面积占比在20%~50%范围内降低时、植被面积占比在20%~30%之间增加时、植被覆盖斑块的密度在5-10个/ha的范围增加时,地表平均温度会显著降低,而当上述指标在其它水平区间变化时,工业用地地表温度改善效果变化不明显。在城市公园中,增加植被和建筑斑块的形状复杂度可有效促进斑块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改善所在区域的整体热环境状况。在教育科研用地中,建筑平均斑块面积在300~1000m2范围内每降低100m2,可有效降低地表平均温度约0.019℃。热环境水平最好的是松江区的西林花园,热环境指数为1.44,居住小区热环境水平最差的是黄浦瑞金社区的西成里,热环境指数为51.73;对雁荡路里弄、汇龙花苑、好世鹿鸣苑和施贤苑4个典型居住小区提出了以地表热环境改善为目标的绿地空间结构优化方案,模拟得出4个小区全天的平均地表温度分别降低了0.27℃、0.19℃、0.19℃和0.23℃。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3969/j.issn.1671-9964.2016.01.016
发表时间:2016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卫宏健;李志刚;迟娇娇;车生泉
通讯作者:车生泉
The ecological services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parks for climate control and recreation-A case study in Shanghai, China.
公园植物群落对气候控制和游憩的生态服务——以中国上海为例
DOI:10.1371/journal.pone.0196445
发表时间:2018
期刊:PloS one
影响因子:3.7
作者:Li Z;Chen D;Cai S;Che S
通讯作者:Che S
The Rational Planning of Public Open Space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Human Recreation——A case study in Shanghai, China
公共开放空间的合理规划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类休闲的影响——以中国上海为例
DOI:--
发表时间:--
期刊: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影响因子:0.7
作者:Zhigang Li;Changkun Xie;Hongyu Lu;Shengquan Che
通讯作者:Shengquan Che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阚丽艳
通讯作者:阚丽艳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迟娇娇;陈丹;李志刚;车生泉
通讯作者:车生泉
城市河岸带景观对水陆界面脱氮与N2O排放的协同影响机制及设计对策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
  • 资助金额:
    55万元
  • 批准年份:
    2022
  • 负责人:
    车生泉
  • 依托单位:
基于小枝的园林木本植物植冠构型对PM2.5的削减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 批准号:
    3197171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车生泉
  • 依托单位:
上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降雨截留机理和调节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67069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6
  • 负责人:
    车生泉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