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盐指混合研究

批准号:
40906004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杨庆轩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601.物理海洋学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陈旭、袁志伟、陈经刚、黄晓冬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盐指混合不但对大洋中盐度的垂向输运、水团的特点及环流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还是调控海洋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过程。由于高温高盐的北太平洋热带水经吕宋海峡进入南海,使得南海成为盐指混合发生的典型区域。加之南海又是内波的高发区,使得南海盐指混合与湍流混合处于共存状态,因此,开展南海盐指混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将为揭示南海热盐环流机制和改进南海环流模式提供一个崭新的途径。.本课题将针对南海盐指的生成、失稳,盐指混合的过程与机制,以及参数化等科学问题,深化理论研究,注重现场观测,突破关键技术,给出南海盐指混合的分布特征,揭示盐指混合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因子,确定盐指失稳的判别依据,提出盐指混合的合理参数化模型。
英文摘要
基于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混合过程直接观测,刻画了混合层内混合的日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了跃层内混合在陆架与陆坡处的不同机制:在陆架处,混合主要由内潮所导致且呈现6小时周期;在陆坡处,强混合主要由黑潮入侵所携带的不稳定性导致。基于在南海共计约1000个ADCP和CTD观测剖面,给出了南海混合的全场分布,揭示了南海混合的三维空间结构,给出了南海深水区垂向速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上层和中层在水平方向上均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结构,而在底层却存在南部明显增强的现象,2)在垂向上随着深度增加混合率逐渐增强。该混合特征主要与内潮、显著地形及黑潮入侵等因素相关;给出了南海深水区垂向速度的空间分布,并初步分析了混合与南海深层环流的关系。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007/s00343-011-9952-6
发表时间:2011-01
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影响因子:--
作者:Qingxuan Yang;Jiwei Tian;Wei Zhao
通讯作者:Qingxuan Yang;Jiwei Tian;Wei Zhao
南海复杂地形处亚中尺度运动驱动底层混合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4237601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0万元
- 批准年份:2023
- 负责人:杨庆轩
- 依托单位:
南海复杂地形处近惯性内波生成及对深层混合影响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4207601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8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杨庆轩
- 依托单位:
吕宋海峡区域中尺度涡调制跨等密度面混合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4157600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杨庆轩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