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燃油深度脱硫应用的聚合离子液体介孔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制备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7601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01.化工热力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oward deep desulfurization of fuel oils, a series of poly(ionic liquids), i.e.PILs, mesoporous adsorptive materials are to be prepared under the help of molecular design, which are of high specific area, optimum pore size and distribution,and unique complexing interaction with thiophenic sulfurs. The cations of the PILs used are imidazolium, pyridinium, and triazolium based monomers, and can polymerize through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between the unsaturated double bonds or silicon-oxygen substituted groups, while the pore size and mesostructure as well as their sulfur adsorptivity can be adjusted by varying the substitutes, functional groups and anions. This study is aimed to reveal the constituent-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 for the PILs mesoporous materials, explore new synthesis routes of PILs, and establish theoretical adsorption model for the PILs mesoporous materials,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molecular design of this novel adsorbent for the efficient removal of thiophenic sulfurs in fuel oils. PILs is a new research area of ionic liquids, and may form a new kind of synthetic mesoporous materials after molecular sieve and metal-organic-framework(MOF) materials. PILs as designable materais show 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both ionic liquid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and is hopeful to form a new generationn of high efficient adsorbents for deep desulfuriz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of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spective applications.
针对燃料油中噻吩类有机硫的深度脱除,研究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化孔径分布和特殊络合作用的聚合离子液体(PILs)介孔吸附材料的设计和制备。该材料采用具有芳香结构的咪唑、吡啶和三氮唑等阳离子基离子液体单体,通过阳离子侧链长度、支化度、官能团和阴离子类型来调控材料的孔型、孔径及其对噻吩硫的吸附性能;借助阳离子侧链上不饱和双键或硅氧键的缩聚反应实现离子液体的单体聚合。该研究旨在揭示PILs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与其组成和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建立PILs材料的吸附理论模型,探索PILs的合成新方法,为此类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科学基础。PILs是离子液体研究领域的拓展,也是继分子筛和金属骨架材料之后另一类新型介孔材料,兼具离子液体和介孔材料的双重特性和可设计性,有望形成新一代高效的脱硫吸附剂,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结项摘要

对于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深度脱除及资源化利用,吸附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其成功的关键是高效吸附剂的研究和开发。为此,本项目主要研究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化孔结构和特殊络合作用的聚合离子液体(PILs)吸附剂的设计和制备,以充分发挥离子液体基团对硫化物的“萃取”能力和聚合物丰富孔结构对硫化物的吸附和容纳能力,从而开发一类离子型吸附剂,拓展离子液体的应用领域。本项目以咪唑和吡啶等阳离子基离子液体为单体,通过其侧链长度、官能团及阴离子类型来调控PILs的孔隙率、孔结构及其对噻吩硫的吸附性能;借助阳离子侧链上不饱和双键实现离子液体的单体聚合,通过咪唑环的季氨化反应实现聚合物的交联和二次成孔。以乙烯基咪唑(VIM)和乙烯吡啶(VP)为主要原料,采用不同的交联剂,制备了多种多孔PILs,分别考察了聚合方式以及中性聚合物的离子化过程对PILs结构及其脱硫性能的影响。. 通过VIM与DVB共聚,制备了高交联聚合物HCPVIM,其比表面积高达675 m2/g,其对DBT、BT和T的脱除性能比离子液体单体提高了10多倍,表明多孔结构对吸附脱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HCPVIM分别用盐酸、氯代正丁烷和PXDC对其进行离子化,所得PILs的比表面积大幅下降到不足200 m2/g,吸附脱硫性能也降低!可见,通过中性聚合物离子化改性不适合制备微孔结构丰富比表面积高的PILs吸附剂。目前,PILs对DBT的吸附量介于2-9 mgS/g之间,脱硫能力还远不如MOF,金属负载沸石分子筛和活性炭。这主要是由于其比表面积不高,微孔结构少。因此,未来需要通过分子自组装、模板法或分子印迹法等各种方法,来合成微孔结构丰富和比表面积高的PILs,开拓PILs与氧化脱硫方法相结合的高效脱硫方法。该研究揭示了PILs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与其组成和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考察了PILs的合成方法对其结构和脱硫性能的影响,发现了PILs在吸附脱除油中苯酚(吸附量约1200 mg/g)和作为催化剂和吸附剂在催化氧化-吸附脱硫(OADS)方面的卓越性能,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为PILs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0)
Complex Extraction of Phenol and Cresol from Model Coal Tar with Polyols, Ethanol Amines, and Ionic Liquids Thereof
多元醇、乙醇胺及其离子液体复合萃取模型煤焦油中苯酚和甲酚
  • DOI:
    10.1021/ie402599d
  • 发表时间:
    2014-01-08
  • 期刊: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Meng, Hong;Ge, Chang-Tao;Li, Chun-Xi
  • 通讯作者:
    Li, Chun-Xi
Synthesis and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 of Alkynyl Carbon Materials Derived from CaC2 and Poly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Interfacial Mechanochemical Reactions
CaC2和多卤代烃的界面力化学反应合成炔基碳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应用
  • DOI:
    10.1021/acsami.6b13610
  • 发表时间:
    2017-02-01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Li, Yingjie;Liu, Qingnan;Li, Chunxi
  • 通讯作者:
    Li, Chunxi
Unified Catalytic Oxidation-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Using Cumene Hydroperoxide as Oxidant and Vanadate Based Polyionic Liquid as Catalyst and Sorbent
以过氧化氢异丙苯为氧化剂、钒酸盐基聚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和吸附剂的统一催化氧化吸附脱硫工艺
  • DOI:
    10.1021/acs.iecr.6b02464
  • 发表时间:
    2016-10-05
  • 期刊: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Chen, Yong;Song, Hong-yan;Chen, Biao-hua
  • 通讯作者:
    Chen, Biao-hua
Adsorptivity of a Hyper Cross-Linked Ionic Polymer Poly(vinyl imidazole)-1,4-bis(chloromethyl)benzene for Thiophenic Sulfurs in Model Oil
超交联离子聚合物聚(乙烯基咪唑)-1,4-双(氯甲基)苯对模型油中噻吩硫的吸附性能
  • DOI:
    10.1021/acs.energyfuels.6b00179
  • 发表时间:
    2016-05
  • 期刊:
    Energy & Fuel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Zhang Jing;Xu Hui-hui;Lu Ying-zhou;Meng Hong;Li Chun-xi;Chen Biao-hua;Lei Zhi-gang
  • 通讯作者:
    Lei Zhi-gang
CuSiF6(4,4′-bipyridine)2, a Crystalline Complex with Excellent Adsorptivity for Thiophenic Sulfur Compounds in Model Oil
CuSiF6(4,4-联吡啶)2,一种对模型油中噻吩类硫化合物具有优异吸附性的结晶配合物
  • DOI:
    10.1021/acs.energyfuels.7b02999
  • 发表时间:
    2018-01
  • 期刊:
    Energy Fue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Qing-ying Li;Yingzhou Lu;Hong Meng;Chunxi Li
  • 通讯作者:
    Chunxi 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拔节期追氮对小麦植株地上部Zn吸收积累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豫;张利霞;马建辉;李春喜
  • 通讯作者:
    李春喜
等温模型在“液-液萃取”中的适用性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化学教育(中英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家俊;蔡苑;殷霞;姜兴茂;李春喜
  • 通讯作者:
    李春喜
KDP溶液晶体台阶生长动力学的激光干涉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学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贵武;李春喜;王子镐;夏海瑞;孙大亮;于锡玲;关继腾
  • 通讯作者:
    关继腾
拔节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飞;张新敏;蒿宝珍;李春喜
  • 通讯作者:
    李春喜
越冬期低温对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西北农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云;余海波;宋飞;李春喜
  • 通讯作者:
    李春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春喜的其他基金

电石的机械化学热力学及非均相反应过程强化基础
  • 批准号:
    2233800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氯化氢在低共熔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以电石为原料通过机械化学反应制备新型炔碳材料的研究
  • 批准号:
    21776015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静电作用对离子液体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 批准号:
    21076005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离子液体的生物降解性与其结构关系研究
  • 批准号:
    20776015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离子液体体系的分子热力学研究与汽液平衡测定
  • 批准号:
    20376004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离子-偶极体系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研究
  • 批准号:
    20076001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