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浙江显生宙幕式岩浆作用及其构造动力学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107204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负责人:
徐夕生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204.岩石学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贺振宇、禹尧、马曦、洪文涛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项目拟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着重研究浙江境内的古生代、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对疑似加里东期花岗岩和疑似印支期花岗岩进行新的厘定,阐明其时空分布及起源,同时结合闽、粤、湘、赣邻区显生宙岩浆作用研究成果,旨在对中国东南部显生宙幕式岩浆作用及其构造动力学有较全面的认识。在研究方法上,以野外地质学-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紧密结合为特色,特别是运用微区原位LA-ICP-MS测试技术进行大量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准确分析华南的幕式岩浆作用在浙江的记录,揭示武夷-云开造山运动、印支运动和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南大陆俯冲这些构造动力学作用在浙江的响应。
英文摘要
研究表明,浙江金罗后和靖居S型、A型花岗岩均起源于古元古代和太古代的地壳物质与不同比例新生物质的混合。古元古代同期侵位的S型和A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的动力学背景,记录了一次重要的地壳幕式增长和再造事件。靖居斑状石英二长岩的形成年龄(226.2±1.4 Ma)和金罗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靖居钾长花岗岩的下交点年龄(224–231 Ma)代表了本区另一次重要的热事件的叠加。.我们对浙南疑似加里东期花岗岩的下湾、墩头和浙东北的龙山(懈浦)岩体进行野外观察和系统采样。下湾二长花岗岩和墩头花岗闪长岩均形成于约410 Ma。华南的早古生代花岗岩主要形成于440至390 Ma。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类:A类具有相对较高的εHf(t)和εNd(t)值以及高的初始温度;而B类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和εNd(t)值以及低的初始温度。包括下湾和墩头花岗岩在内的A类花岗岩是由于软流圈来源的岩浆与地壳深部的沉积变质岩相互作用,发生广泛的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AFC)作用而产生;而B类花岗岩主要是由于同期底侵的来自于岩石圈地幔的玄武质岩浆与基底变质岩反应导致的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AFC)作用而产生。.对疑似印支期花岗岩的大爽岩体研究表明,它确实就是印支期花岗岩,该岩体由两种不同岩性的岩石组成:西部的正长岩和东部的石英二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4±3 Ma 和226±2 Ma。.浙江晚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时代如下:最早的零星火山岩浆活动发生于~177 Ma,但之后有近40 Ma的沉寂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发生于140~88 Ma,峰期为135~120 Ma。下火山岩系形成于140–120 Ma,并可进一步分为cycle I (140–128 Ma) and cycle II (122–120 Ma);上火山岩系形成于110–88 Ma。上火山岩系中的永康群和天台群是同期异相的产物。根据对浙江地区一系列白垩纪火山岩及相关花岗质侵入岩的系统研究和对比,我们认为在这些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幔源物质贡献是在逐渐增强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由内陆向沿海逐渐发生的。这些现象可以用一种古太平洋板块的北西向俯冲模式,伴随着幕式板片后撤使得大陆边缘弧体系逐渐向大洋迁移来解释。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016/j.lithos.2013.11.014
发表时间:2014
期刊:Lithos
影响因子:3.5
作者:Yan Xia;Xi‐sheng Xu;H. Zou;Lei Liu
通讯作者:Yan Xia;Xi‐sheng Xu;H. Zou;Lei Liu
DOI:10.1016/j.lithos.2012.07.002
发表时间:2012-12
期刊:Lithos
影响因子:3.5
作者:Lei Liu;Xi‐sheng Xu;H. Zou
通讯作者:Lei Liu;Xi‐sheng Xu;H. Zou
DOI:10.1016/j.chemgeo.2011.09.014
发表时间:2012-10
期刊:Chemical Geology
影响因子:3.9
作者:Zhenyu He;Xi‐sheng Xu
通讯作者:Zhenyu He;Xi‐sheng Xu
Magmatic switch-on and switch-off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al margin since the Permian: Transition from an Andean-type to a Western Pacific-type plate boundary
二叠纪以来华南大陆边缘岩浆的开启与关闭:安第斯型板块边界向西太平洋型板块边界的转变
DOI:10.1016/j.tecto.2012.02.011
发表时间:2012-04
期刊:Tectonophysics
影响因子:2.9
作者:Li, Zheng-Xiang;Li, Xian-Hua;Chung, Sun-Lin;Lo, Ching-Hua;Xu, Xisheng;Li, Wu-Xian
通讯作者:Li, Wu-Xian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影响因子:--
作者:徐夕生*;贺振宇
通讯作者:贺振宇
中国东南沿海白垩纪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岩浆起源与演化
  • 批准号:
    41942011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01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徐夕生
  • 依托单位:
第九届Hutton花岗岩及相关岩石成因国际学术会议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
  • 资助金额:
    8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徐夕生
  • 依托单位:
华夏地块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及相关岩石成因与陆壳再造
  • 批准号:
    41430208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5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徐夕生
  • 依托单位: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幔源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 批准号:
    40730313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19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7
  • 负责人:
    徐夕生
  • 依托单位:
中国东南部上地幔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对浅部地质的制约
  • 批准号:
    4987202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7.0万元
  • 批准年份:
    1998
  • 负责人:
    徐夕生
  • 依托单位:
粤东苏皖深源捕虏体研究与岩石圈柱状剖面的重塑
  • 批准号:
    4957209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2.0万元
  • 批准年份:
    1995
  • 负责人:
    徐夕生
  • 依托单位:
花岗质岩浆的双扩散对流作用研究
  • 批准号:
    4910202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5万元
  • 批准年份:
    1991
  • 负责人:
    徐夕生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