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中的混合导电介孔电极材料及其输运问题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097216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5.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高功率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特征是动力学性能优异,锂离子能够在材料中快速嵌入脱出。电池的功率密度决定于电池内部所有输运过程的速率,主要包括载流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电荷在电极/电解质界面处的转移;离子在电解质中的迁移。一般认为,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离子在电极材料内的扩散以及电极/电解质界面的转移。介孔纳微复合材料兼具纳米材料和微米材料的优点,是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一个发展方向。本项目将系统研究锂离子和电子在具有混合导电的介孔纳微复合电极材料中的输运行为。研究孔径的大小及其有序度对离子输运的影响,研究在介孔材料上形成连续均匀的几个纳米厚度的表面修饰技术,研究表面导电修饰层与被包覆材料的微观界面结构、表面导电修饰层对电子、离子输运的影响,综合评价表面修饰的介孔纳微复合材料的动力学性质、循环性、安全性、储锂容量、效率等,为介孔纳微复合材料在超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装置备受关注,已经广泛用于便携式电子器件(手机、笔记本等),目前正小批量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中。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一种理想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体系能同时满足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等的要求。本项目主要是针对超高功率方面展开的。在本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合成了三类介孔电极材料,Li4Ti5O12,WxMo1-xO2及MoS2等,并重点对具有实用价值的零应变尖晶石Li4Ti5O12多孔负极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利用离子液体在活性材料表面均匀包覆的新思路,实现在多孔Li4Ti5O12材料表面几个纳米的氮掺杂碳的包覆,构筑了具有分级三维混合导电网络。该复合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达到160 mAh/g和循环寿命达到2000余次,并显示出非常好的倍率性能,在10C时,容量仍可达到130 mAh/g。并详细研究了不同表面导电修饰层与被包覆材料的微观界面结构、表面导电修饰层对电子、离子输运的影响,利用球差校正技术在原子尺度研究了Li 在Li4Ti5O12中的储存机制。介孔MoO2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电子导电率,不需要进一步的表面修饰,本身具有分级三维混合导电网络,相比对应的微米材料,也显示了较高的储锂容量及倍率性能。有意思的是,通过引入W到MoO2晶格后,其储锂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介孔MoS2的首周可逆储锂比容量为625 mAh g-1,显示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将绝缘体S装载到有序多孔CMK-3中,形成具有分级三维混合导电网络,并在我们提出的双功能高盐浓度电解液体系中,其锂硫电池的综合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包括可逆容量、循环性能和库仑效率等。.本项目所取得的成果为介孔纳微复合材料在超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经过3年的努力,实现本项目提出的预期目标,发表22 篇SCI 论文(其中6篇高质量SCI研究论文,例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 Letters等国际重要期刊),申请18 项中国发明专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8)
Enhanced Li storage performance of ordered mesoporous MoO2 via tungsten doping
通过钨掺杂增强有序介孔MoO2的锂存储性能
  • DOI:
    10.1039/c2nr12017h
  • 发表时间:
    2012-01-01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Fang, Xiangpeng;Guo, Bingkun;Chen, Liquan
  • 通讯作者:
    Chen, Liquan
Significant effect of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current collector and active material on high rate performance of Li4Ti5O12
集流体和活性材料之间的电子转移对Li4Ti5O12高倍率性能的显着影响
  • DOI:
    10.1088/1674-1056/20/11/118202
  • 发表时间:
    2011-11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H. L. Pan;Y. S. Hu;H. Li;L. Q. Chen
  • 通讯作者:
    L. Q. Chen
Disodium Terephthalate (Na2C8H4O4) as High Performance Anode Material for Low-Cost Room-Temperature Sodium-Ion Battery
对苯二甲酸二钠 (Na2C8H4O4) 作为低成本室温钠离子电池的高性能负极材料
  • DOI:
    10.1002/aenm.201200166
  • 发表时间:
    2012-08-01
  • 期刊: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27.8
  • 作者:
    Zhao, Liang;Zhao, Junmei;Chen, Liquan
  • 通讯作者:
    Chen, Liquan
拉曼光谱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亮;胡勇胜;李泓;王兆翔;徐红星;黄学杰;陈立泉
  • 通讯作者:
    陈立泉
Synthesis and Lithium Storage Mechanism of Ultrafine MoO2 Nanorods
超细MoO2纳米棒的合成及储锂机理
  • DOI:
    10.1021/cm202459r
  • 发表时间:
    2012-02-14
  • 期刊:
    CHEMISTRY OF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Guo, Bingkun;Fang, Xiangpeng;Chen, Liquan
  • 通讯作者:
    Chen, Liqu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溶胶—凝胶陶瓷薄膜制备工艺技术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现代技术陶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勇胜;陈文;徐庆
  • 通讯作者:
    徐庆
尖晶石锰酸锂正极在Water-in-salt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
  • DOI:
    10.19799/j.cnki.2095-4239.2020.006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小琳;岳金明;周安行;索鎏敏;胡勇胜;李泓;黄学杰
  • 通讯作者:
    黄学杰
溶胶凝胶法制备钠离子固态电解质Na3Zr2Si2PO12及其电导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章志珍;施思齐;胡勇胜;陈立泉
  • 通讯作者:
    陈立泉
聚合物(PEO)嵌入V2O5干凝胶纳米复合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文;郑锦霞;朱泉峣;徐庆;胡勇胜
  • 通讯作者:
    胡勇胜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计算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杰;凌仕刚;王雪龙;蒋礼威;胡勇胜;肖睿娟;李泓
  • 通讯作者:
    李泓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勇胜的其他基金

新型多功能Solvent-in-Salt电解质与高比能锂硫电池研究
  • 批准号:
    51472268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