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中国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510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AMO) is the strongest interdecadal timescale oceanic signal. Multiple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e significant role that AMO has played i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recent decades, while its impacts on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are still not very clear.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dynamical diagno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proposal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se potential impacts and reveal the key processes and mechanism involved. First, this proposal will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AMO on the summer circulation patterns at mid-high latitudes of East Asian and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the cold vortex in Northeast China and blocking high in Okhotsk Sea by us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reanalysis datasets. Then, the mid-high latitudes teleconnection between the AMO phase transition and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during 1880-2018 and related process will be explored. After that, we will further investigate into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AMO to the drying trend in North China since 1960s and the wetting trend to the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of China since the late 1990s. Finally, the sensitive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dynamical processes and physic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is impact will be performed,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the intrinsic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in northern China. This proposal will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to help understand and further improve our ability to predict interdecadal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rn China.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作为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海洋变率的强信号,对全球许多地区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但对于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华北、东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其机理尚不清楚。本项目拟基于观测分析、动力诊断和数值试验三个方面,从中高纬角度,对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利用20世纪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AMO对于东亚中高纬夏季大气环流异常以及东北冷涡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强度、频次等年代际变异的影响;然后研究近139年(1880-2018年)AMO位相转换是如何通过中高纬路径影响我国华北、东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并揭示其影响的关键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AMO位相转换对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我国华北的干旱少雨以及90年代末以来北方降水增多的影响;最后通过进行数值试验,弄清影响的动力过程和其中的物理机制,深入认识中国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机理,为我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的研究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作为年代-多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海洋变率的强信号,对全球多地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但对于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其机理尚不清楚。本项目围绕着AMO影响我国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这一科学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AMO影响我国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机制。AMO通过激发从大西洋至东亚地区的Rossby波列进而影响东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受AMO振荡的影响,我国北方夏季降水经历了三次(1920年代,1960年代中期和1990年代末)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世纪末以来,AMO的振荡呈现出明显增强的特征。AMO振荡信号的增强通过纬向Rossby波列使得北半球多地包括东亚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率增强。(2)研究了AM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我国北方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协同作用。当AMO和PDO反位相时,有利于显著偏强或显著偏弱的东亚夏季风出现,导致北方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偏多或偏少。而当AMO和PDO同位相时,导致略偏强或略偏弱的东亚夏季风以及区域性北方夏季降水异常出现。(3)揭示了青藏高原在AMO影响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中的助推器作用。通过调制纬向Rossby波列,正位相的AMO不但可以增强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北方夏季降水,而且可以增强青藏高原的大气热源。增强的青藏高原热源加强了东传的Rossby波列,进一步增强了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北方夏季降水。(4)研究显示,经过初始化的气候模式比未经初始化的气候模式在预测AMO方面表现出更高的预测技巧。初始化试验预测未来AMO将持续减弱至中性状态或者转为弱的负位相,而未来我国北方夏季可能出现干冷(相对增暖趋势)的气候。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我国北方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的机理,为今后我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的研究和预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 in summer: assessment of the CESM1 model
与夏季大西洋数十年变化相关的大气遥相关:CESM1 模型的评估
  • DOI:
    10.1007/s00382-022-06331-z
  • 发表时间:
    2022-06
  • 期刊:
    Climate Dynamic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Dong Si;Aixue Hu;Dabang Jiang;Xianmei Lang
  • 通讯作者:
    Xianmei Lang
大样本初始化十年际预测试验(CESM-DPLE)对东亚夏季气候预测的评估
  • DOI:
    10.11676/qxxb2020.03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大膀;司东;郎咸梅
  • 通讯作者:
    郎咸梅
Intensification of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 Since 1870: Implications and Possible Causes
1870 年以来大西洋数十年变率的加剧:影响和可能的原因
  • DOI:
    10.1029/2019jd030977
  • 发表时间:
    2020-06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Dong Si;Jiang Dabang;Wang Huijun
  • 通讯作者:
    Wang Huijun
Evaluation of East Asian Summer Climate Prediction from the CESM Large-Ensemble Initialized Decadal Prediction Project
CESM大集合初始化年代际预测项目对东亚夏季气候预测的评估
  • DOI:
    10.1007/s13351-020-9151-5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Dabang Jiang;Dong Si;Xianmei Lang
  • 通讯作者:
    Xianmei Lang
Variations in northeast Asian summer precipitation driven by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大西洋数十年振荡驱动的东北亚夏季降水变化
  • DOI:
    10.1002/joc.6912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Dong Si;Dabang Jiang;Aixue Hu;Xianmei Lang
  • 通讯作者:
    Xianmei L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2010年中国气候概况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遵娅;曾红玲;高歌;陈峪;司东;刘波
  • 通讯作者:
    刘波
2014年秋季我国华西地区降水异常的成因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司东;邵勰;孙冷;王启;李多
  • 通讯作者:
    李多
2015/2016年冬季北极涛动异常活动及其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司东;马丽娟;王朋岭;王艳娇;聂羽;孙冷
  • 通讯作者:
    孙冷
2015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司东;柳艳菊;邵勰;王艳姣
  • 通讯作者:
    王艳姣
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司东;梁萍;宋亚芳;张锦
  • 通讯作者:
    张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