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下核心企业的创新“盲点”识别及突破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40118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112.信息系统与管理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Under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where core enterprises take the leading role, it will result in the failure of development or commercialization and the easy generation of innovative “blind spots” if the core enterprises ignore the dependent aspects hidden among members in innovation ecosystem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upling. This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core enterprise’s innovative“blind spots” ; dissect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blind spots”; builds multi-level nested simulation models to show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blind spots”; dynamically reproduc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rajectories of “blind spots”; the research makes use of exploratory case study to create the identity targets of index system, builds the resource and behavior space model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utilizes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do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and to determine the critical points of “blind spots” zone; the research also builds the multi-level theoretical model to break through “blind spots”, adopts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validate and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model,and then explores the means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break through the innovative “blind spots”.
在核心企业占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下,如果忽视系统成员耦合过程中隐藏的依赖性因素,易产生创新“盲点”,将导致核心企业技术研发或商业化的失败。本课题从创新生态系统角度对核心企业创新“盲点”内涵和外延进行解析,剖析创新“盲点”形成的机理,创建创新“盲点”形成过程的多层次嵌套仿真模型,动态再现创新“盲点”形成演化轨迹;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构建创新“盲点”识别的指标体系,进而创建创新生态系统资源和行为空间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创新“盲点”进行测量,确定创新“盲点”区临界点;建立核心企业创新“盲点”突破的多阶段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探寻适合中国企业突破创新“盲点”的路径和方法。

结项摘要

在核心企业占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下,如果忽视系统成员耦合过程中隐藏的依赖性因素,易产生创新“盲点”,将导致核心企业技术研发或商业化的失败。从创新生态系统角度对核心企业创新“盲点”内涵和外延进行解析;剖析创新“盲点”形成的机理,创建创新“盲点”形成过程的多层次嵌套仿真模型,动态再现创新“盲点”形成演化轨迹;采用模糊评价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构建创新“盲点”识别的指标体系,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创新“盲点”进行测量,确定创新“盲点”区临界点;建立核心企业创新“盲点”突破的多阶段理论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和实证研究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最后从企业,产业和政府层面提出突破创新“盲点”的路径和方法。. 本课题将创新“盲点”界定为:隐藏于核心企业与所在创新生态系统成员耦合过程, 出现在核心企业研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主要受到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的资源耦合特征和行为耦合特征影响, 是导致核心企业创新失败的主因。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盲点”形成主要源于核心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成员间的非耦合因素,具体包括:核心企业与成员的资源耦合性、系统中的政策稳定性、政府支持状况、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合作依赖状况、与下游配套产品供应方合作状况、用户/购买方的合作表现等。且不同创新阶段形成主因存在差别,因此应根据创新生态系统所处阶段特征,构建拟合的耦合机制才能对创新“盲点”进行突破,例如在产品方案设计阶段(模糊性阶段)应建立紧密耦合系统;研发阶段(不确定性阶段)应建立解耦型系统;商业化阶段(复杂性阶段)应建立松散耦合系统。. 本课题对创新“盲点”的概念界定、形成机理、定位识别及突破展开了探索性研究,进一步丰富并拓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同时也能为合作创新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novation ecosystem: impact of interactive patterns, member location and member heterogeneity 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创新生态系统:互动模式、成员位置和成员异质性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 DOI:
    10.1080/14479338.2016.1165624
  • 发表时间:
    2016-01
  • 期刊:
    INNOVATION-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ong Juan
  • 通讯作者:
    Song Juan
Soc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entrepreneurship:the impacts of collective action of incumbents on de novo entrants
区域创业的社会结构:现有企业的集体行动对新进入者的影响
  • DOI:
    10.1177/1042258717750861
  • 发表时间:
    --
  • 期刊: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 影响因子:
    10.5
  • 作者:
    Liang Wang;Justin Tan
  • 通讯作者:
    Justin Tan
The impacts of spatial positioning on regional new venture creation and firm mortality over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空间定位对行业生命周期中区域新创企业创建和企业死亡率的影响
  • DOI:
    10.1016/j.jbusres.2018.01.02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1.3
  • 作者:
    Wang Liang;Tan Justin;Li Wan
  • 通讯作者:
    Li W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定向A算法的多无人机同时集结分步策略
  • DOI:
    10.13195/j.kzyjc.2017.163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控制与决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志旺;夏顺;李建雄;宋娟;彭勇
  • 通讯作者:
    彭勇
植物生长素响应因子ARF与生长发育
  • DOI:
    10.13592/j.cnki.ppj.2017.027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植物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艳林;高志红;宋娟;王万许;侍婷
  • 通讯作者:
    侍婷
光纤光栅液位传感器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电子.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德全;宋娟;王宏亮;丁锋;樊伟;邬华春
  • 通讯作者:
    邬华春
地下储库材料参数概率分布估计及体 系可靠度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强勇;刘健;宋娟
  • 通讯作者:
    宋娟
大理岩压溶蠕变与微裂隙愈合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娟;周永胜;党嘉祥;姚文明
  • 通讯作者:
    姚文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