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树蛙的合作繁殖行为及其进化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030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1.生态学理论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of cooperation behaviors have been hot topics and severe debatable issues for biologists and evolutionary ecologists for decades since Darwin proposed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Our recent work indicates that two types of mating systems, monogamy and polyandry, co-exist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seasons of Emei treefrog (Rhacophorus omeimontis), while variations on reproductive success and breeding behavioral pattern are showed between males adopting discrepant mating systems. Do the male frogs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when mating and reproduction? If cooperative breeding is detected, what characteristics it emerges and what mechanisms drive its evolution?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study the following issues in the Emei treefrog in Bada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unan Province by using behavior observation techniques and molecular genetic methods: 1) fitness variation among the male frogs under different mating systems, 2) fitness variation among the male frogs in the same polyandrous amplexus, and 3)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males in the same polyandrous amplexus, so as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kin selection theory, reciprocity hypothesis, mutualism hypothesis, and prestige hypothesis in the reproduction of Emei treefrog. We aims to test our hypothesis that: cooperative breeding, whose evolutionary is driven by an integration of kin-selection and non-kin cooperation, is important among the polyandrous males of Emei treefrog. The prospective results will reveal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of cooperative breeding of Emei treefrog,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n the theories of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animals, and thus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species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动物的合作行为是怎么进化的?这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生物学家一直争论的话题。我们的研究发现:峨眉树蛙存在"一雄一雌"和"多雄一雌"两种婚配制度,不同婚配制度的雄性个体间繁殖行为和繁殖成功率存在差异。那么,峨眉树蛙雄性个体间是否存在合作繁殖行为呢?它们的合作繁殖行为属于什么类型,其进化又受到什么原因的驱动呢?我们拟采用野外行为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研究湖南八大公山保护区的峨眉树蛙:1)不同婚配制度的雄性个体间的适合度差异;2)"多雄一雌"婚配制度,同一抱对中各雄性个体间的适合度差异;3)雄性个体间的亲缘关系,检验亲缘选择理论、相互作用假说、互利共生假说和声望假说,验证"'多雄一雌'婚配制度的雄性峨眉树蛙个体间存在合作繁殖行为,且其进化受到亲缘选择和非亲缘合作机制的共同驱动"的理论假设,以揭示峨眉树蛙合作繁殖行为的类型和进化机制,促进动物合作行为理论的发展,为物种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动物的合作繁殖行为是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热门问题。峨眉树蛙繁殖过程中同时存在“一雌一雄”和“一雌多雄”两种模式。由于不同的繁殖模式和繁殖行为会使个体获得不同的适合度,那么,“一雌多雄”繁殖行为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雄性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繁殖合作?它们的合作属于什么类型?这种合作繁殖的进化是什么因素驱动的呢?我们利用野外调查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八大公山峨眉树蛙的繁殖行为进行了系统观察记录和采样,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和父权鉴定,比较了不同繁殖模式的雄性个体和同一抱对中的不同雄性个体繁殖成功率和适合度的差异,分析了雄性个体间合作繁殖的类型,并检验了相关假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峨眉树蛙的雄性个体之间具有强烈的配偶竞争,也存在非亲缘个体间的互惠合作;它们通过在多次繁殖中的角色互换,既为其他雄性个体提供帮助,又从其他个体那里获得利益,共同提高繁殖成功率。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峨眉树蛙“一雌多雄”婚配制度和合作繁殖行为的主要进化机制,为促进竞争-合作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对于深入了解两栖类行为进化和生活史及物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避免远交可能是中华大蟾蜍配偶选择的驱动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Journal of Zoology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谷志荣;廖春林;赵勉;吴华
  • 通讯作者:
    吴华
雄雄竞争是峨眉树蛙性选择和群体繁殖的驱动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谷琦;廖春林;谷志荣;吴华
  • 通讯作者:
    吴华
中国两栖类多样性的一致性和保护优先区:物种丰富度、特有性和受威胁程度分布格局的整合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魏世超;张玮;赵勉;吴华
  • 通讯作者:
    吴华
中国西南部地区峨眉树蛙的社会多配制和多父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罗振华;陈建;赵勉;吴华
  • 通讯作者:
    吴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人工合成家蝇抗真菌肽MAF-1A对白色念珠菌致病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振华;吴建伟;付萍;国果;姜珊
  • 通讯作者:
    姜珊
家蝇抗真菌肽MAF-1原核表达条件优化及活性验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传林;魏川川;吴建伟;王宇;修江帆;罗振华
  • 通讯作者:
    罗振华
邻苯二甲腈醚化酚醛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热固性树脂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振华;刘锋;周恒;冀志宏;韩伟健;杨灿;赵彤
  • 通讯作者:
    赵彤
新型磁通切换机械调磁永磁电机设计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特电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志轩;刘雨锋;钟清伟;罗振华
  • 通讯作者:
    罗振华
二甲双胍改善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机制初探
  • DOI:
    10.19367/j.cnki.1000-2707.2017.09.0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致瑜;潘润桑;罗振华;杨斌;聂瑛洁;田晓滨
  • 通讯作者:
    田晓滨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振华的其他基金

城市化效应影响下中华蟾蜍个体大小变异及其适应性进化机制
  • 批准号:
    3237170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雄性中华大蟾蜍对交配前竞争和交配后竞争的权衡策略及其进化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能量分配策略对中华大蟾蜍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 批准号:
    31770427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