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布兵盆地更新世地层年代学及猩猩演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7202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Among all the primates, extant great apes are our nearest living relatives. Their origin, evolu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re persistently the focu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si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early human origin and evolution. Orangutan (Pongo pygmaeus) is the only extant great ape in Asia, which survives in the tropical forests of Kalimantan and Sumatra in Indonesia and Malaysia at present. However, fossil records indicate that they had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 Asia, especially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Pleistocene. Although some explorations on this species had ever been carried out by former paleontologists in South Asia, the researches on its taxonomy, origin and evolution are still limited and unconvincing, due to the lack of chronological and paleoenvironmental data. In recent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orangutan fossils, dated from early to late Pleistocene, were recovered in karst caves at Bubing Basin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outh China. It provides a rare opportunity to the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orangutan. Based on morphological studies of these new discovered fossils,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establishment and pal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of cave sediments in the Bubing Basin, this project determine to clarify the evolutionary sequence of Pleistocene orangutan, their living background,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orangutan and its environment background. In comparison with living orangutan and other fossil apes, may shed light on the orangutan origin. The results of the project may provide new insight for the research of this important great ape in South Asia.
现生大型猿类是所有灵长类动物中与人最接近的物种,有关其起源、演化和生存环境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亚洲唯一的现生大猿——猩猩,仅存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热带密林,但其化石记录却非常广泛,尤其是在中国南方更新世洞穴中。虽然前人对猩猩化石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但由于地层年代学和古环境背景研究的贫乏,导致南亚大陆更新世猩猩的分类、起源和演化研究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广西布兵盆地洞穴堆积中,发现了大量从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不同时期的猩猩化石。这些化石及所处的洞穴环境,为建立以铀系测年为主其他测年方法为辅的高精度年代学框架、研究猩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难得的材料。本项目将立足于这些新发现猩猩化石的形态学研究、地层年代框架的建立和古环境的重建,探索更新世猩猩的演化规律和生存环境背景,并进一步探寻晚更晚更新世末期猩猩绝迹的动因。

结项摘要

现生猩猩仅存于东南亚地区,但其化石记录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由于化石证据有限,加之地层年代学研究的贫乏,学术界对猩猩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依然不足。本项目立足于广西布兵盆地第四纪洞穴发现的猩猩化石展开相关的科学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布兵盆地和崇左地区近20个洞穴化石地点进行清理和发掘,获得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猩猩化石和人类化石,为本次和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材料基础;在地层年代学研究方面,完成对布兵盆地5个洞穴和崇左地区5个洞穴地层的年代学研究工作,采用古地磁、铀系、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和碳十四手段,在国际国内多个实验室分别对不同时期的洞穴进行测年,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在猩猩化石的形态学研究方面,我们采用传统的测量、统计、观察和描述,以及高精度CT扫描技术,对300多枚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晚期的猩猩牙齿化石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更新世猩猩演化的图景;项目按计划开展了相关环境背景的研究,通过对洞穴堆积物中的孢粉进行分析、洞穴石笋保存的环境信息、结合哺乳动物牙齿珐琅质C、O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早更新世以来多个时期的环境和气候信息;另外,项目探索性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更新世早期至晚期的人猿超科化石(巨猿和猩猩)和人类化石进行遗传物质提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项目产出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初步构建了布兵盆地更新世洞穴堆积物的地层年代框架,探明了华南地区更新世猩猩演化的趋势,恢复重建了更新世一些关键时期的环境背景,从早更新世的化石中成功提取出遗传物质。首次从亚热带地区距今190万年的大型猿类化石中,成功提取蛋白质并进行测序,对于探索早期人类和其他物种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广西田东中山遗址洞外岩厦出土动物骨骼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人类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君;王頠;李大伟;廖卫
  • 通讯作者:
    廖卫
广西田阳县那赖旧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制品和玻璃陨石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卫;李金燕;李大伟;黄中正;罗志柏;田丰;王頠
  • 通讯作者:
    王頠
Mosaic dental morphology in a terminal Pleistocene hominin from Dushan Cave in southern China
中国南方独山洞更新世末期古人类的马赛克牙齿形态
  • DOI:
    10.1038/s41598-019-38818-x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ao Wei;Xing Song;Li Dawei;Martinon-Torres Maria;Wu Xiujie;Soligo Christophe;Bermudez de Castro Jose Maria;Wang Wei;Liu Wu
  • 通讯作者:
    Liu Wu
广西陆那洞古人类遗址环境背景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07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大伟;王頠;胡超涌;洪汉烈;黄胜敏;殷科;陈君;廖卫
  • 通讯作者:
    廖卫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速公路流的距离衰减模式与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福建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的实证研究
  • DOI:
    10.18306/dlkxjz.2018.08.00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卓;金凤君;杨宇;王伟
  • 通讯作者:
    王伟
Autoprocessing: an essential step for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nterovirus 71 3Cpro in Escherichia coli
自动处理:大肠杆菌中肠道病毒 71 3Cpro 表达和纯化的重要步骤
  • DOI:
    10.1007/s10529-013-1284-5
  • 发表时间:
    2013-07
  • 期刊:
    Biotechnol Let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伟
  • 通讯作者:
    王伟
Neural network hysteresis modeling with an improved Preisach model for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使用改进的 Preisach 模型对压电执行器进行神经网络磁滞建模
  • DOI:
    10.1108/02644401211212389
  • 发表时间:
    2012-03
  • 期刊:
    Engineering Computation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郭卫平;刘殿通;王伟
  • 通讯作者:
    王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以陆生脊椎动物(除候鸟外)类型为例
  • DOI:
    10.13287/j.1001-9332.20150302.010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晏玉莹;杨道德;邓娇;张志强;周先雁;王伟;李俊生
  • 通讯作者:
    李俊生
Levels and Chiral Signature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Urban Soils of Yinchuan, China
中国银川城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和手性特征
  • DOI:
    10.1007/s00128-009-9632-9
  • 发表时间:
    2009-01
  • 期刊: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王伟;李兴红等
  • 通讯作者:
    李兴红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