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生物标记系统的建立与运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7153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501.法医病理学及法医临床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dispute on the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ethamphetamine-associated psychosis (MAP) and schizophrenia (SCZ). According to the evidence that methamphetamine (METH) long-term abuse leads to chronic neurotoxicity, we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at persistent MAP and paranoid SCZ are different mental disorders. The hypothesis will be verified by transcriptomics RNA-sequencing, neuroimaging,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and mental symptom scales. Meanwhile, we collect the locu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mong persistent MAP and paranoid SCZ, and establish scale-free networks of genes interrelationship and screen MAP-associated module enriched with characteristics genes closely related to symptom phenotype, neurotoxicity phenotype, cognitive impairment phenotype. This project is aimed to construct a biological marker system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ersistent MAP and paranoid SCZ, test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biological marker system in the practice, explore the genetic pathogenesis of persistent MAP and paranoid SCZ,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orensic practice.
本项目围绕在刑事责任能力司法鉴定中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MAP)与精神分裂症(SCZ)鉴别诊断的争议,根据甲基苯丙胺长期滥用导致慢性神经毒性损伤的证据,提出“持久型MAP与偏执型SCZ为不同的精神疾病”的假设,采用转录组学、神经影像学、事件相关电位及精神症状量表技术进行验证,获取持久型MAP、偏执型SCZ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位点,建立基因间相互关系的无尺度网络,筛选与精神症状特征表型、神经毒性损伤特征表型、认知功能缺陷特征表型密切相关的模块特征基因,构建一套用于持久型MAP与偏执型SCZ鉴别诊断的模块特征基因生物标记系统,并在实际鉴定案例中进行初步应用和验证,探索持久型MAP与偏执型SCZ不同的遗传发病机制,为法庭相关刑事责任能力的司法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聚焦以甲基苯丙胺为代表的毒性损伤所致精神损伤的鉴别诊断研究,建立一套有效和可靠的鉴别诊断技术,阐明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制定我国毒性损伤所致精神病的鉴定技术体系,为相关的司法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中国精神损伤理论的发展与转化运用。主要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人口统计学与精神症状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偏执型精神分裂的易感基因。探索了两者的神经影像与事件相关电位表型特征,分析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病神经毒性损伤特点。检测患者对听觉刺激信息的门控感觉功能、认知加工处理能力,确定P300与P50可作为潜在疾病特征表型的价值。完成了甲基苯丙胺成瘾记忆机制研究,以及筛选肠道微生物组的数目、种群、动态分布及代谢变化等特征,探讨作为甲基苯丙胺滥用及中毒辅助诊断指标的可行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冲动控制能力及ERP特征
  •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3.00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法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宏飞;邓茜;杨宁;郝博;胡喻博;时燕薇;薛丽;赵虎
  • 通讯作者:
    赵虎
SNP Variation of RELN Gene and Schizophrenia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A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
中国人群 RELN 基因 SNP 变异与精神分裂症: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
  • DOI:
    10.3389/fgene.2019.00175
  • 发表时间:
    2019-03-05
  • 期刊:
    FRONTIERS IN GENETICS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uo,Xia;Chen,Si;Zhao,Hu
  • 通讯作者:
    Zhao,H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灰霉病对番茄叶片蔗糖转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家丽;赵虎;李智佳;彭梦醒;刘永华
  • 通讯作者:
    刘永华
提高地震波照明均匀性的加密炮设计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龙;尹成;刘伟;赵虎
  • 通讯作者:
    赵虎
规划更有内涵和活力的科研园区--新版美国《三角研究园区总体规划》的解读和启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规划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虎;王兴平;李迎成
  • 通讯作者:
    李迎成
SF6-CO2和SF6-CF4混合气体断路器的喷口压力特性
  •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60616013
  • 发表时间:
    2016-06
  • 期刊:
    高电压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虎;张晗;李兴文;林辉
  • 通讯作者:
    林辉
番茄及灰霉菌转化酶和糖转运蛋白基因在发病期的表达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越亭;赵虎;刘永华
  • 通讯作者:
    刘永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赵虎的其他基金

在杏仁体-海马通路中伏隔核对恐惧记忆泛化形成的“开关”作用与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530061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7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PTSD样记忆损害形成的新机制:海马-杏仁体回路NE-GCs信号系统的调控作用
  • 批准号:
    8147182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Reelin基因在恐惧记忆表达及其易感性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27335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