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神经元调控工作记忆的神经环路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0088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6.认知神经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Working memory is a process of temporary information maintain and manipulation, which provides the stability necessary for cogni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dopamine is crucial for working memory by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 Our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enhance or suppress the activitie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 can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behavioral performance of mice in working memory task. Moreover, the behavioral performance is decreased by the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 which is a neurotoxin to selectively damage the dopaminergic neurons.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neural circuits of dopaminergic neuron in working memory is unclear. We have proved that mPFC neuron activity during the delay period is important for learning in working memory task, and confirmed that the functional role of mPFC is memory storage. Therefore, on this basis, we propose to focus on mPFC and use optogenetic method, fiber photometry and extralcelluler recording techniques to illustrate how the dopaminergic neurons regulate mPFC neuron activities related to working memory. Furthermore,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cell-types,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al role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local circuit for working memory using optogenetic method, two-photon calcium imaging and extralcelluler recording techniques. This project aims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neural circuits of dopaminergic neuron in VTA for working memory process. The success of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a new idea of clinic diagnosis for dopamine-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
工作记忆是大脑在线、实时存储和操作信息的过程,在认知行为中占核心地位,药理学手段表明多巴胺在工作记忆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前期实验中,利用光遗传手段双向调控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可以双向调节工作记忆行为的正确率;同时应用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特异性作用的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羟基嘧啶(MPTP)的在体药理学手段,证明工作记忆行为的正确率被显著降低。但多巴胺能神经元调控工作记忆的神经环路机制不明。基于此,我们综合利用光遗传、双光子钙成像、光纤钙成像、胞外电生理记录等多种技术,聚焦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阐明多巴胺能神经元如何调控mPFC工作记忆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神经元,解析多巴胺能神经元对工作记忆调控的局部神经环路机制。本课题将初步揭示VTA多巴胺神经元调控工作记忆的神经环路机制,并为多巴胺相关疾病如帕金森氏症,提供诊断的新思路。

结项摘要

工作记忆是大脑在线、实时的存储和操作信息的过程,是知觉、长时记忆和动作之间的接口,在认知行为中占据核心地位。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等很多神经系统疾病都被认为存在工作记忆障碍。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表现为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临床上以运动障碍、静止时震颤、僵直、步态异常为特征,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90%的PD患者在运动障碍之前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会出现嗅觉障碍,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嗅觉障碍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嗅觉障碍的病理机制,将对临床提早诊断和治疗PD有指导意义。已有研究表明,PD患者的气味识别障碍出现得比气味鉴别障碍更早,提示可能是气味记忆首先受到损伤,而其神经环路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是脑科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实验室自行开发的让限水的小鼠头部固定完成嗅觉工作记忆任务,在实验中我们发现,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存在嗅觉工作记忆障碍,且出现在行为障碍之前;接着,我们利用PD转基因小鼠,证明嗅觉工作记忆行为的正确率被显著降低,且此时,小鼠尚未出现运动障碍,之后我们继续监测小鼠运动能力,数月过后,才出现小鼠的运动能力逐渐下降的现象,这与人的PD临床病情发展过程类似;之后,我们通过激活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无颗粒岛叶皮层(aAIC)神经环路,改善了小鼠的嗅觉工作记忆行为损伤;此外,我们利用电生理技术,聚焦mPFC-aAIC神经环路,探讨在PD小鼠的神经机制;阐释了PD早期发病机制,为提早诊断和治疗PD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甘蔗单糖转运蛋白基因ShSTP7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特征测定
  •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1-1537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婷婷;王俊刚;王文治;冯翠莲;冯小艳;张树珍
  • 通讯作者:
    张树珍
The non-negligibility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from a combined pre-composting and vermicomposting system with maize stover and cow dung
玉米秸秆和牛粪预堆肥与蚯蚓堆肥联合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可忽视
  • DOI:
    10.1007/s11356-020-12172-2
  • 发表时间:
    2021-01
  • 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张蕾;赵婷婷;师恩慧;张尊昊;Zhang Y.;陈玉香
  • 通讯作者:
    陈玉香
二甲双胍铬(Ⅲ)配合物对糖尿病合并非 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婷婷;宋珍;张培栋;梁钢;董金龙
  • 通讯作者:
    董金龙
亲水作用毛细管电色谱分析苷类药物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易姣姣;赵婷婷;林旭聪;朱春玲
  • 通讯作者:
    朱春玲
基于MRI及IMRT下的鼻咽癌新T分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平婷;康敏;赵婷婷;岳海英;韦婷婷;王仁生
  • 通讯作者:
    王仁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