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北京猿人的石器功能与行为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1102016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负责人:
张晓凌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陈福友、关莹、李锋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项研究对北京猿人遗址(即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石器进行以微痕分析为主的功能研究,分析周口店直立人的行为能力、认知水平和生计模式,为探讨该遗址是北京人生活的家园还是鬣狗聚集的洞穴提供石器方面的证据。通过分析石器使用方式、加工对象、装柄情况及其与技术形态的关系,研究者可以了解古人工具制作与使用、食物资源获取与处理等方面活动情况,并根据不同文化层所出石器功能的变化,推断古人类在环境变化过程中适应策略与行为能力的发展。该研究将从石器上提取以往被忽视的信息,研究周口店第一地点石制品使用情况,从全新的角度提出北京人在洞穴中生活的行为证据,进而揭示中更新世时期东亚地区直立人的行为模式。
英文摘要
本项研究对北京猿人遗址(即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石器进行以微痕分析为主的功能研究。微痕分析的结果表明,北京猿人在洞穴中生产生活,其石器制作和使用具有预先设计和专业分工的特点,为探讨周口店是否是人类的家园和北京猿人的行为认知能力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研究样本的高使用率指示了北京猿人在洞穴中原地制作和使用石器的行为。石器的使用方式和加工对象指向动物肢解、皮革处理和骨头加工等利用动物资源的人类活动,周口店的石器类型和功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存在装柄现象,表明北京人有意识的制作和使用专业工具,是古人类认知和行为能力的重要进步。同时本项研究积累了石英石器的微痕实验数据,为今后及其他学者研究石器功能奠定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The development of Upper Palaeolithic China: new results from the Shuidonggou site
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发展:水洞沟遗址的新成果
DOI:10.1017/s0003598x00049000
发表时间:2013-06
期刊:Antiquity
影响因子:1.8
作者:Shuangquan Zhang;Ying Guan;Huimin Wang;Steven L. Kuhn
通讯作者:Steven L. Kuhn
DOI:10.1016/j.jhevol.2012.11.001
发表时间:2013-02
期刊: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影响因子:3.2
作者:Feng Li;S. Kuhn;XingYou Gao;Fuxiong Chen
通讯作者:Feng Li;S. Kuhn;XingYou Gao;Fuxiong Chen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人类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李锋;陈福友;黄鑫;高星;XU Xin;LI Feng;CHEN Fu-you;HUANG Xin;GAO Xing
通讯作者:GAO Xing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人类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陈虹;张晓凌;沈辰
通讯作者:沈辰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人类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王惠民;裴树文;冯兴无;张双权;张乐;刘德成;张晓凌;关莹;高星
通讯作者:高星
西藏色林错周边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西藏晚更新世古人类旧石器调查与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