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割手密种质资源的系统发育及逆境生态适应性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60417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wild sugarcane species Sacchrarum spontaneum L. germplasm resource is the important gene resource for drought resistance, cold tolerance, 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 of cultivated sugarcane. To accelerate the use of S. spontaneum in sugarcane breeding and broaden the genetic base of sugarcane cultivars by using S. spontaneum germplasm for crossing, it’s essential to further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genotypes and the phylo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S. spontaneum. So far, the study on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S. spontaneum clones is mainly focus on classic cytogenetics and molecular marker methods, it’s difficult to revel the relationship, phylogenesis and evolution between these germplasm plants by these methods, and the further use of these germplasm plants in sugarcane breeding program is limited because their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is still unidentified. In this project, the 5S and 45SrDNA genes, repeat sequences of centromene and telomere will be used as probes to hybridize with the different genotypic S. spontaneum clones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to analysis the chromosomal evolution of S. spontaneum resource; the most parsimonious tree will be built and the origin and diverging time will b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suquences of the conservative DNA fragments and genes of chloroplast and mitochondr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rought resistance and cold tolerance of these clones will be analysed b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tho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sentific support for the collection, preser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 spontaneum germplasm in sugarcane breeding by further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genotypes and the phylogenesis, evolution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to abiotic stress of different genotypes of S. spontaneum.
割手密资源是栽培甘蔗抗性基因的重要来源,加大其无性系的系统研究可提高其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广度和深度。目前对割手密无性系间亲缘关系的研究多限于经典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水平,难以揭示这些资源植物间的亲缘关系、系统进化;同时,各基因型割手密的生态适应性也未明确,大大限制了其在甘蔗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本项目拟对不同基因型割手密进行以下研究:(1)以5S及45SnrDNA、着丝粒DNA及端粒DNA重复序列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割手密资源的染色体进化趋势;(2)对参试材料的各20个cpDNA和mtDNA基因保守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及分析,构建这些材料的系统发育树并估测其起源和分化时间;(3)分析各材料的抗旱性、抗寒性等生理生化特性。通过以上研究探讨不同基因型割手密无性系间的亲缘关系、系统发生、进化及逆境生态适应性,为其采集、保存及在甘蔗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采自国内外的割手密资源为材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SRAP标记、叶绿体基因及ITS片段的序列对不同倍性割手密间的遗传分化和演化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对其低温及干旱胁迫后的形态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及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研究。FISH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倍性割手密的染色体基数为x=8、9及10;SRAP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同种类型的割手密基因交流频繁,不同倍性割手密材料间也存在基因交流,倍性间的演化可能是网状式发展,并非单一方向;基于ITS序列和4个叶绿体基因间隔区序列的不同基因型割手密的系统进化表明不同倍性割手密无性系群体内及群体间均有显著遗传变异,但群体间的变异大于群体内的变异;中性检验结果表明割手密无性系群体间经历过瓶颈效应或群体扩张;单倍型网络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倍性割手密间的演化关系较为复杂;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割手密的聚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但不同倍性割手密间并没有明显的单独聚类,暗示不同倍性割手密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交流;干旱及低温胁迫后各项指标的分析表明割手密的耐逆性与其倍性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高倍性割手密适应于高温、潮湿的生态环境,而低倍性的割手密适应于低温、干旱的逆境且倍性越低割手密的耐逆性越强;低温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割手密的糖和淀粉代谢通路以及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通路是比较显著的两条通路,同时,低倍性割手密通过糖分积累和激素变化来维持一个更强健的渗透调节系统,从而具有更佳的耐低温能力;干旱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割手密对干旱胁迫响应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个生物代谢过程反应协同调控的过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调控的主要方式。项目已发表论文6篇(SCI收录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1名。对照考核指标,项目已完成了各项计划内容,获得了预期研究成果,可以按期结题。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基于叶绿体基因间隔区ycf6-trnC序列的“甘蔗复合体”各属间亲缘关系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兴华;王先宏;杨清辉
  • 通讯作者:
    杨清辉
基于主要表型性状的不同采集地斑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春芳;余兴华;王先宏;杨清辉
  • 通讯作者:
    杨清辉
Evaluation of the cold tolerance of Saccharum spontaneum L. clones with different ploidy levels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indices
基于形态和生理指标评价不同倍性甘蔗无性系的耐寒性
  • DOI:
    10.1111/plb.1311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Plant Biology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Yang H. -L.;Yu X. -H.;Wang C. -F.;Yang Y.;Wang X. -H.;Yang Q. -H.
  • 通讯作者:
    Yang Q. -H.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Saccharum spontaneum L. with Different Ploidy Levels Based on SRAP Markers
基于SRAP标记的不同倍性水平甘蔗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
  • DOI:
    10.1007/s12355-019-00700-5
  • 发表时间:
    2019-01
  • 期刊:
    Sugar Tech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Yu Xing Hua;Wang Xian Hong;Yang Qing Hui
  • 通讯作者:
    Yang Qing Hui
Enhanced sugar accumulation and regulated plant hormone signalling genes contribute to cold tolerance in hypoploidSaccharum spontaneum
增强的糖积累和调节的植物激素信号基因有助于亚倍体自发糖的耐冷性
  • DOI:
    10.1186/s12864-020-06917-z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BMC Genomic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Yang Hongli;Wang Tianju;Yu Xinghua;Yang Yang;Wang Chunfang;Yang Qinghui;Wang Xianhong
  • 通讯作者:
    Wang Xianh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甘蔗细茎野生种ScNAC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DOI:
    10.13271/j.mpb.013.001808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志远;李穆;石莹;何平;王先宏;何丽莲;李富生
  • 通讯作者:
    李富生
基于ISSR标记的割手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DOI:
    10.13271/j.mpb.015.00197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荣;何丽莲;王先宏;陈疏影;杨清辉;张汉尧;李富生
  • 通讯作者:
    李富生
割手密SsWRKY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荣;吴清莲;孟玉;陈疏影;王先宏;何丽莲;李富生
  • 通讯作者:
    李富生
斑茅野生种抗旱性鉴定
  • DOI:
    10.16213/j.cnki.scjas.2018.8.01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芙荣;曹哲群;徐荣;尹以龙;王先宏;陈疏影;刘鲁峰;何丽莲;李富生
  • 通讯作者:
    李富生
基于GISH的甘蔗与蔗茅属间杂交F_1后代染色体组成及核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先宏;杨清辉;李富生;何丽莲;何顺长
  • 通讯作者:
    何顺长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先宏的其他基金

甘蔗与蔗茅杂交不同世代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及逆境生态适应性
  • 批准号:
    3226046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甘蔗与蔗茅杂交不同世代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及逆境生态适应性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