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玻璃的高通量制备与玻璃形成能力的快速表征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0109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106.金属低维与亚稳材料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Metallic glasses exhibit excellent physical,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ch have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industri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lic glasses still depends on time- and labor-consuming “trial and error” method, which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data intensive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fourth paradigm of materials science. Therefore, this project proposes a high throughput method for metallic glasses fabrication and glass forming 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and studies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key steps in this method. Through illuminating the influences of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factors, such as mixing enthalpy, monolayer thickness,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uniformity of composition, combinatorial materials chips with large component space coverage will be prepared by using ion beam deposition and continuous mask. Afterward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thermal effect of pulsed laser on micro-zone samples will b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and the physical origin of the difference in reflectance between metallic glasses and corresponding crystalline will be clarified. In the end, the critical cooling rate spectrum to form metallic glasses will be obtained by combining pulsed laser rapid cooling and in-situ reflectance detection technologies.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techn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 throughput fabric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lic glasses,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high-throughput development of metallic glasses.
金属玻璃拥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在众多行业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目前金属玻璃的研发仍依赖于耗时费力的试错法,无法满足材料科学第四研究范式“密集数据+人工智能”的需求。因此,本项目拟提出一种新的金属玻璃高通量制备和玻璃形成能力快速表征方法,对其中关键步骤的物理机制进行研究。阐明混合焓、单层膜厚、退火温度与时间等热力学、动力学影响因素对组合材料芯片成分均匀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离子束溅射和连续掩膜技术,制备具有大的成分空间覆盖率的组合材料芯片;阐明脉冲激光与微区样品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金属玻璃和相应晶体反射率的区别的物理本源,系统的考察不同脉冲激光条件对样品的热影响规律,进而结合脉冲激光快速冷却和原位反射率测量技术,获得组合材料芯片可形成金属玻璃的临界冷却速率图谱。该项目的开展对于实现金属玻璃的高通量制备和高通量结构表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其提供技术路径和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金属玻璃兼具金属和玻璃、固体和液体的特征,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不仅在众多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而且也是研究复杂体系中科学问题的重要模型。但受限于金属玻璃多组元的特征和现有玻璃形成能力判据的局限性,依赖传统的试错法难以实现其按需设计。因此,本项目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立足金属玻璃的高通量制备和玻璃形成能力快速表征,对其中关键步骤的物理机制开展了研究,研究成果包括:揭示了梯度成分多层膜在固相反应非晶化过程中混合焓、单层膜厚度、扩散系数、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工艺参数和热力学、动力学影响因素对多层膜扩散和结晶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在不破坏横向成分梯度的基础上实现纵向成分扩散均匀并形成金属玻璃的“成分-膜厚-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窗口;研究了多个二元和三元玻璃形成体系中金属玻璃的结构特征,揭示了金属玻璃形成及其结构随成分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玻璃形成能力和X射线衍射第一峰半峰宽的关联,为快速表征玻璃形成能力提供了便捷、实用、高效的新判据,并在判据指导下发现了IrCoTa、CuZrCr两个块体金属玻璃形成新体系;研究了良好玻璃形成能力的微观结构起源,澄清了团簇构型多样性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研究了脉冲激光参数对微区样品的热影响规律,揭示了金属玻璃和相应晶体反射率的区别和物理起源,可以快速判断材料是否为非晶态,并将研究结果进一步扩展到金属玻璃氧化行为的表征。本项目对于深入理解金属玻璃的形成过程以及良好玻璃形成能力的微观结构起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为基于材料基因工程实现金属玻璃的快速研发和玻璃形成能力的快速表征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路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Data-driven discovery of a universal indicator for metallic glass forming ability
数据驱动发现金属玻璃成型能力的通用指标
  • DOI:
    10.1038/s41563-021-01129-6
  • 发表时间:
    2021-11-04
  • 期刊:
    NATURE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41.2
  • 作者:
    Li, Ming-Xing;Sun, Yi-Tao;Liu, Yan-Hui
  • 通讯作者:
    Liu, Yan-Hui
Highly efficient and robust catalysts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by surface nano engineering of metallic glass
通过金属玻璃表面纳米工程实现析氢反应的高效且稳定的催化剂
  • DOI:
    10.1039/d0ta10235k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影响因子:
    11.9
  • 作者:
    Yuqiang Yan;Chao Wang;Zhiyuan Huang;Jianan Fu;Zezhou Lin;Xi Zhang;Jiang Ma;Jun Shen
  • 通讯作者:
    Jun S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聚丙二醇增韧环氧树脂及其性能研究
  • DOI:
    10.13650/j.cnki.rgxsz.2019.01.00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热固性树脂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旭东;温勇;张文艺;彭彬;王超
  • 通讯作者:
    王超
脉冲频率对7050高强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
  • DOI:
    10.7527/s1000-6893.2019.2296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航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宗玙;宋仁国;花天顺;蔡思伟;王超;李海
  • 通讯作者:
    李海
细胞膜包裹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220/j.cnki.jipr.2018.11.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帅军;王超;王蓓蕾;张黎明
  • 通讯作者:
    张黎明
3D打印个性化根形钛合金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7.00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口腔医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硕;郭芳;刘宁;李永锋;王超;胡敏;刘昌奎
  • 通讯作者:
    刘昌奎
软弱破碎巷道围岩深浅承载结构力学分析及数值模拟
  • DOI:
    10.13225/j.cnki.jccs.2015.171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光明;张小波;王超;孟祥瑞
  • 通讯作者:
    孟祥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