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内微孔PZT95/5铁电陶瓷制备、成孔过程及极化增强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0229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6.功能陶瓷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PZT95/5 ferroelectric ceramics have found importa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area of pulsed power supply.Porous PZT95/5 ferroelectric ceramics are promising new generation materials of pulsed power supply because they are mechanically stronger under shock wave compression than dense ceramics and thus improving the reiliability of the power. However,the intentionally-introduced pores degrade their electrical properties significantly. Recently, we observed a unique phenomenon in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PZT95/5 ferroelectric ceramics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quantity of small pores within grains (hereafter we called intragrannular pores)by adding carbon nanotubes(CNTs)as pore former,leading to an enhancement of the remanent polarization. However,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intragrannular pores and physic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nhanced remanent polarization is still unclear yet. In this proposal,firstly, PZT95/5 ferroelectric ceramics with intragrannualr pores will be fabricated by varying the CNTs content,extent of PbO excess, sintering atmospheres. Secondly, based on the mir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intering dynamics theor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tragrannular pores will be tentatively investigated. Thirdly, the local structure and influence of the intragrannular pores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the phase transition behavior,and especially on the domain switching behavior will be investigated, so as to find out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mechanism for the enhanced remnant polarization. The forthcoming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proposal will show potentials for realizing the simutaneous optimization of compressibility under shock wave and storage energy density enhancement of PZT95/5 ferroelectric ceramics in the pusled power supply application.
PZT95/5 铁电陶瓷是铁电高功率脉冲电源的核心材料,在尖端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多孔PZT95/5 铁电陶瓷由于具有更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可显著提高电源的可靠性而成为第二代铁电脉冲电源的首选。然而,气孔的引入降低了陶瓷材料的铁电性能。最近,申请人利用碳纳米管作为造孔剂在PZT95/5铁电陶瓷的晶粒内部形成数量较多的微小气孔(晶内微孔),展现了独特的剩余极化强度增强效应,但其成孔过程和极化增强机制尚不明确。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调控碳纳米管添加量、PbO过量度、烧结气氛等制备具有晶内微孔的PZT95/5铁电陶瓷;结合显微结构表征和烧结动力学研究晶内微孔的成孔机制;研究晶内微孔局域特征及其对电畴翻转行为的影响,揭示极化强度增强效应的微观机理。本项目研究结果有望实现多孔PZT95/5铁电陶瓷在铁电脉冲电源应用中抗冲击性能和储能密度的同步优化,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结项摘要

PZT95/5 铁电陶瓷是铁电高功率脉冲电源的核心材料,在尖端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本项目首次以晶内微孔的PZT95/5铁电陶瓷铁电陶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组分和工艺条件对于晶粒内微孔形成的影响,结合烧结动力学理论研究了晶粒内微孔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了极化强度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 利用碳纳米管作为造孔剂,可以实现在PZT95/5铁电陶瓷的晶粒内引入微孔。0.1%重量百分比的碳纳米管添加量在PZT95/5铁电陶瓷内产生1.5 %的孔隙率。晶粒内微孔的分布较为均匀,尺寸在~1μm的数量级。.(2) 通过比较研究PbO过量度、ZrO2过量度、碳纳米管添加量以及Zr/Ti比对于PZT95/5铁电陶瓷的微结构的影响,发现PbO过量度、ZrO2过量度以及碳纳米管添加量对于PZT95/5铁电陶瓷材料晶粒内微孔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而烧结温度以及Zr/Ti比对于PZT95/5铁电陶瓷材料晶粒内微孔的形成没有显著影响。 结合烧结动力学理论,研究了PZT95/5铁电陶瓷材料晶粒内微孔的形成机制:碳纳米管、PbO的不足量和ZrO2过量,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造成PbO不足,减缓烧结过程中元素扩散速率,进而影响PZT95/5铁电陶瓷材料烧结阶段的致密化过程,从而在晶粒上形成微孔结构。.(3) 在PZT95/5铁电陶瓷材料中,不论是PbO不足量或者ZrO2的过量,还是碳纳米管造成的气孔,都会显著造成晶格中的铅缺位,铅空位的产生使得畴壁运动容易进行,有利于自发极化非180°畴的取向,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剩余极化强度。.本项目的研究结果有望实现多孔PZT95/5铁电陶瓷在铁电脉冲电源应用中抗冲击性能和储能密度的同步优化,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极化状态与方向对单轴压缩下Pb(Zr0.95Ti0.05)O3 铁电陶瓷畴变与相变行为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招绣;王永刚;聂恒昌;刘雨生
  • 通讯作者:
    刘雨生
多孔未极化Pb(Zr_(0.95)Ti_(0.05))O_3铁电陶瓷单轴压缩力学响应与相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申海艇;王永刚;聂恒昌;刘雨生
  • 通讯作者:
    刘雨生
多孔极化PZT95/5铁电陶瓷单轴压缩力学 响应与放电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固体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聂恒昌;董显林;刘雨生;贺红亮
  • 通讯作者:
    贺红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聂恒昌的其他基金

新型相变储能铁电陶瓷PZ-BMN相结构与性能研究
  • 批准号:
    U193012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3D构筑周期性多孔PZT95/5铁电陶瓷的冲击响应行为与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51872312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