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F通过"自身诱导"促进受损肠黏膜修复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
81100252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孙勇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304.消化道内环境紊乱、黏膜屏障障碍及相关疾病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良喜、邓向东、吴杭庆、廖家有、田一鸣、陈冲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肠三叶因子(ITF)是一种具有药理作用的小分子多肽,对于受损肠黏膜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前期工作证明,肠黏膜损伤后ITF不但具有修复作用,还具有自身诱导增加表达的现象。结合已获得的结果并复习文献,申请者提出"肠黏膜损伤后,游离的ITF激活自身启动子中ITF反应元件,以自身诱导的方式上调ITF的表达,促进受损肠黏膜修复"的假说。本项目拟进行:1.验证自身诱导现象,构建启动子缺失突变载体寻找ITF反应元件;2.通过EMSA、CHIP实验,从体外、体内确定转录因子;3.构建转录因子干扰及过表达腺病毒载体,验证转录因子对ITF的影响。本研究以肠黏膜损伤后ITF的基因调控为切入点力图验证上述假说,探讨ITF促进受损肠黏膜修复的作用机制,为阐明ITF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英文摘要
肠道被认为是创伤应激的中心器官之一,因此促进受损黏膜的修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热点之一。肠三叶因子(ITF)是一种具有药理作用的小分子多肽,对于受损肠黏膜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以肠黏膜损伤后ITF的基因调控为切入点,力争找到ITF反应元件及相关转录因子,为解释ITF促进受损肠黏膜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进行了ITF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ITF全长启动子及相关调控转录因子;然后构建ITF启动子区域表达载体,通过截短突变寻找维持ITF基础转录活性的转录因子;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确定ITF诱导自身转录的转录因子;最后通过CHIP实验确定转录因子的存在,并构建转录因子干扰及过表达载体,验证转录因子对ITF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1826bp~+19bp的ITF启动子序列中, -301bp~-293bp的Sp1结合位点(CTAGGAGGGC)为维持ITF基础转录的关键转录因子;在-1417~-1407 bp发现了正反两处STATx的结合位点(TTCCTGGAA)为维持自身诱导活性的反应元件; CHIP实验以及干扰、过表达实验均证实转录因子的存在及作用。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肠黏膜损伤后,游离的ITF激活自身启动子中ITF反应元件,以自身诱导的方式上调ITF的表达,促进受损肠黏膜修复”的假说。为解释ITF促进受损肠黏膜修复的作用机制,阐明ITF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华烧伤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孙勇;王良喜;周宜芳;孙曙光;毛学飞;邓向东;张盼
通讯作者:张盼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孙勇;王良喜;毛学飞;邓向东;潘晓峰;吴杭庆;张盼;张方
通讯作者:张方
Recombinant adenovirus-mediated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gene therapy for burn-induced intestinal mucosal injury.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肠三叶因子基因治疗烧伤引起的肠粘膜损伤。
DOI:10.1371/journal.pone.0062429
发表时间:2013
期刊:PloS one
影响因子:3.7
作者:Sun Y;Zhu Y;Wang L;Mao X;Peng X;Peng Y
通讯作者:Peng Y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孙勇;陈宝君;勒娟;潘晓峰;张方
通讯作者:张方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孙勇;王良喜;毛学飞;邓向东;潘晓峰;吴杭庆;张方
通讯作者:张方
长链非编码RNA在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自噬途径中对于肠黏膜损伤后修复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批准号:8177208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6.0万元
- 批准年份:2017
- 负责人:孙勇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