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晚二叠世栉羊齿类植物繁殖器官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6200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late Permian flora in eastern Yunnan represents the Cathaysian flora in Changhsingian,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alaeobotany, palaeoecology and palaeogeography. There are a lot of pecopterids in the late Permian flora of eastern Yunnan. Pecopterid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Cathaysian, Euramerican and Angaran floras, and still flourished in the Cathaysian flora of southwest China in the late Permian. Pecopterids still lack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because they usually preserved as sterile pinnae without fertile organs, and the pinnae have varied morphology.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focus on the fertile organ fossils of the late Permian pecopterids in eastern Yunnan. Through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studies, together with detailed comparisons, we will know more about the whole plant,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versity. In addition, this project will analyz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Permian pecopterids in eastern Yunnan and try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athaysian flora in the late Permian.
滇东晚二叠世植物群代表了长兴期华夏植物群最后衰退阶段的面貌,在古植物学、古生态学、植物古地理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滇东晚二叠世植物化石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栉羊齿类植物。该类植物在华夏、欧美和安加拉植物区都有分布,但在华夏植物区华南亚区于晚二叠世仍繁盛。栉羊齿类通常只保存营养羽片,形态多变、种类繁多,已描述20余个属。由于大部分栉羊齿类没有相应繁殖器官的发现,目前对该类植物仍缺少全面、系统的了解。本项目拟以滇东晚二叠世植被中占重要丰度的栉羊齿类化石为研究对象,以其繁殖器官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等工作,完善对该类植物整体的认识,讨论其系统分类和多样性。在此基础上,与同时期其它植物区对比,阐明滇东地区晚二叠世栉羊齿类植物的区域特征,对于分析华夏植物区与同期其它植物区的相互关系及揭示华夏植物群的演化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我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植物群代表了华夏植物群的最后面貌,在古植物学、古生态学、植物古地理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滇东晚二叠世植物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栉羊齿类植物,特别是它们的蕨叶印痕压型化石,但一直缺少深入、系统的工作。本项目以滇东晚二叠世栉羊齿类植物繁殖器官为研究对象,对以云南为重点的我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栉羊齿类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深入的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研究,对晚二叠世栉羊齿类植物的繁殖器官特征取得较全面的认识,包括实羽片形态、聚合囊结构、孢子囊和原位孢子显微形貌和超微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化石属、种,确定了它们的系统分类学位置,丰富了一些科、属的组成内容,讨论了晚二叠世栉羊齿类植物的多样性及分布变化,探索了一些原始类群的晚期演化和一些进化类群的早期演化。本项目还延伸开展了二叠纪末大羽羊齿植物群演化与古生态研究。总之,本项目对认识晚二叠世华夏植物区与其它植物区的关系、揭示华夏植物群最后的面貌和演化情况、认识二叠纪末大绝灭事件对陆生植物的演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Reinvestigation of the marattialean Zhutheca densata (Gu et Zhi) Liu, Li et Hilton from the Lopingian of Southwest China, and its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中国西南洛平阶 Marattialean Zhutheca densata (Gu etzhi) Liu, Li et Hilton 的再研究及其进化意义
  • DOI:
    10.1016/j.revpalbo.2020.104310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Guo Yun;Zhou Yu;Psenicka Josef;Bek Jiri;Yang Shi-Ling;Feng Zhuo
  • 通讯作者:
    Feng Zhuo
Latest Permian Peltasperm Plant From Southwest China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中国西南地区最新的二叠纪Peltasperm植物及其古环境意义
  • DOI:
    10.3389/feart.2020.559430
  • 发表时间:
    2020-10-30
  • 期刊: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Feng, Zhuo;Wei, Hai-Bo;Yang, Shi-Ling
  • 通讯作者:
    Yang, Shi-Ling
A latitudinal gradient of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 during the late Permian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evidence from Southwest China
二叠纪晚期陆地生态系统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纬度梯度?
  • DOI:
    10.1016/j.gloplacha.2020.103248
  • 发表时间:
    2020-06
  • 期刊: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Hang-Yu Liu;Hai-Bo Wei;Jianbo Chen;Yun Guo;Yu Zhou;Xu-Dong Gou;Shi-Ling Yang;Conrad Lab;eira;Zhuo Feng
  • 通讯作者:
    Zhuo Feng
A new marattialean fern, Pectinangium xuanweiense sp. nov., from the Lopingian of Southwest China
一种新的马拉蒂亚伦蕨类植物,Pectinangium xuanweiense sp.
  • DOI:
    10.1016/j.revpalbo.2021.104500
  • 发表时间:
    2021-08
  • 期刊: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Zhou Yu;Guo Yun;Psenicka Josef;Bek Jiri;Yang Shi-Ling;Feng Zhuo
  • 通讯作者:
    Feng Zhuo
From rainforest to herbland: New insights into land plant responses to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从雨林到草本地:陆地植物对二叠纪末大规模灭绝反应的新见解
  • DOI:
    10.1016/j.earscirev.2020.103153
  • 发表时间:
    2020-05-01
  • 期刊:
    EARTH-SCIENCE REVIEWS
  • 影响因子:
    12.1
  • 作者:
    Feng, Zhuo;Wei, Hai-Bo;Lv, Yong
  • 通讯作者:
    Lv, 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硼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皮肤病与性病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福琼;邓丹琪;郭芸;李晓岚;周晓鸿;周婷婷
  • 通讯作者:
    周婷婷
造血幹細胞活性に対する低線量被ばくの影響.
低剂量辐射暴露对造血干细胞活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広島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大野芳典;竹立恭子;郭芸;菅野雅元;白須直人;安永晋一郎;大坪素秋;瀧原義弘.
  • 通讯作者:
    瀧原義弘.
低線量率被ばくに対する造血幹細胞の分子応答の解析
造血干细胞对低剂量率暴露的分子反应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大野芳典;竹立恭子;山藤幹茂子;郭芸;菅野雅元;白須直人;安永晋一郎;大坪素秋;仲一仁
  • 通讯作者:
    仲一仁
多元协同驱动的绩效管理模式——基于广西的案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芸;范柏乃;韩飞
  • 通讯作者:
    韩飞
靶向β-半乳糖苷酶光学探针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芸;邱媛;孙琦;罗晓刚
  • 通讯作者:
    罗晓刚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郭芸的其他基金

中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莲座蕨类植物、多样性与演化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莲座蕨类植物、多样性与演化
  • 批准号:
    4227201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滇川早-中泥盆世植物角质层研究
  • 批准号:
    41302014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