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多级孔沸石Beta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碳烟颗粒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0233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5.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With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and stringent auto emissions standards, the design of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soot oxidation has beca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fields. In the soot oxidation, the traditional catalysts have some drawbacks, i.e., high noble metal content, low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bad sulfur resistance and anti-ageing performanc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novel hierarchically porous zeolite Beta has been proposed, as catalyst carrier, which has larger surface area, controlled pore size, rich acidic sites and high thermal/hydrothermal stability. A series of varied-valences metal oxides were then highly dispersed into the as-synthesiz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zeolite Beta.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o soot oxidation of the obtained samples has been tested on a simulation diesel emission condition,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hermal stability, water/sulfur resistance and anti-ageing performance have also been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More importantly, the synergetic effect between active species and catalyst carrier, and the water/sulfur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the prepared sampl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is research will not only offer th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e design of catalyst on soot oxidation, but also expand the applied fields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 zeolite-based materials.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法规,设计高效的催化剂用于柴油车尾气中碳烟颗粒的净化已成为材料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针对传统碳烟颗粒氧化催化剂普遍存在贵金属含量高、低温催化活性低、高温热稳定性差、抗硫和抗老化性能差等问题,本项目提出以具有大比表面积、可调孔尺寸、丰富酸含量以及高水热稳定性的多级孔沸石Beta作为催化剂载体的设计思路。拟将多价态的金属氧化物通过合适的配比均匀负载于多级孔沸石Beta中,制备功能化多级孔非贵金属纳米催化剂。在实验室模拟柴油车尾气的条件下,对合成的材料进行催化性能测试,系统评价其催化活性、热稳定性、抗水抗硫性以及抗老化性能;同时开展对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之间以及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协同催化机制以及催化剂抗硫中毒机理等探讨。本项目的开展将为碳烟氧化催化剂的设计与催化机制等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支撑,同时对拓展多级孔沸石基纳米材料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柴油车由于具有比汽油车更高的燃油经济性、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柴油车尾气排放的碳烟颗粒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柴油车碳烟的催化净化,创建高效的纳米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在碳烟颗粒的催化氧化反应中,为了使催化剂发挥优良的催化性能,关键在于增加碳烟颗粒与活性组分的接触面积。因此,具有高表面积的分级孔结构的设计将有助于增加碳烟颗粒与活性组分的有效接触面积。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通过一个水热晶化路线结合后续的碱刻蚀工艺,制备出孔尺寸可控的多级孔沸石Beta,并且用它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然后通过一个Cu和Mn共浸渍的方法将其高度分散在载体中,得到的Cu和Mn共负载的多级孔沸石Beta (CuMn-HBeta)。催化剂CuMn-HBeta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抗水性,可以在400℃以内实现碳烟的完全氧化,这归因于变价金属与酸性载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地,为了改善催化剂地抗硫性,制备出Ti、Cu和Mn共负载地多级孔沸石,也可以在400℃以内实现碳烟的完全氧化。Ti的引入,催化剂更倾向形成硫酸盐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硝酸盐物种的形成,而形成的硫酸盐物种可以在较高当然温度段被分解,使得被硫酸盐覆盖的活性位点重新暴露出来,极大地改善催化剂的抗硫性。除此之外,我们也进行了其他复合金属氧化物,制备了一系列不同 Cu/Mn比例的CuMn复合氧化物。研究表明原子比 Cu/Mn = 1:1 的尖晶石相复合氧化物Cu1Mn1 具有最优异的碳烟燃烧催化活性(Tf = 360 oC)和较好的循环催化性能,研究表明Cu+-Mn3+/4+促进生成的 NO2 以及表面吸附的活性氧物种是催化碳烟燃烧的主要活性物种。进一步地,用 KNO3 对上述 Cu1Mn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进行改性处理,煅烧后得到的CuMnO(K)活性进一步提高(Tf = 338 oC)、。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在碳烟催化燃烧过程中会发生物相变化,由尖晶石结构 Cu1.5Mn1.5O4 转变为 K2Mn4O8 和 CuO 共存物相,可以极大地促进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9)
Facile synthesis of spinel Cu1.5Mn1.5O4 microspheres with high activity for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diesel soot
轻松合成高活性尖晶石 Cu1.5Mn1.5O4 微球用于柴油机烟灰催化燃烧
  • DOI:
    10.1039/c7ra01971h
  • 发表时间:
    2017-04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Zhao H.;Zhou X. X.;Pan L. Y.;Wang M.;Chen H. R.;Shi J. L.
  • 通讯作者:
    Shi J. L.
One Step Template-Fre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MnOx/CeO2 Nanocomposite Oxides with Enhanced Low Temperatur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CO and Hydrocarbon Oxidation
一步无模板合成介孔 MnOx/CeO2 纳米复合氧化物,增强 CO 和烃氧化低温催化活性
  • DOI:
    10.1007/s10562-016-1761-2
  • 发表时间:
    2016-05
  • 期刊:
    Catalysis Letter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Xie Zhiguo;Zhou Xiaoxia;Wu Huixia;Zhao Han;Liu Yan;Chen Hangrong
  • 通讯作者:
    Chen Hangrong
Highly active MnOx-CeO2 catalyst for diesel soot combustion
用于柴油机烟灰燃烧的高活性 MnOx-CeO2 催化剂
  • DOI:
    10.1039/c6ra25738k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Zhao Han;Zhou Xiaoxia;Wang Min;Xie Zhiguo;Chen Hangrong;Shi Jianlin
  • 通讯作者:
    Shi Jianlin
One-pot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CuBi co-doped mesoporous zeolite Beta for the removal of NOx by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with ammonia.
一锅水热合成CuBi共掺杂介孔β沸石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 DOI:
    10.1038/srep30132
  • 发表时间:
    2016-07-22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Xie Z;Zhou X;Wu H;Chen L;Zhao H;Liu Y;Pan L;Chen H
  • 通讯作者:
    Chen H
Low Pt-Loaded Mesoporous Sodium Germanate as a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低铂负载介孔锗酸钠作为氧还原反应的高性能电催化剂
  • DOI:
    10.1002/cssc.201600785
  • 发表时间:
    2016-09-08
  • 期刊:
    CHEMSUSCHEM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Zhou, Xiaoxia;Chen, Lisong;Shi, Jianlin
  • 通讯作者:
    Shi, Jianl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MR图像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海马三维纹理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玲静;李昕;夏翃;王磊;江桂莲;周晓霞;童隆正;HU Ling-jing,LI Xin,XIA Hong,WANG Lei,JIANG Gui-li
  • 通讯作者:
    HU Ling-jing,LI Xin,XIA Hong,WANG Lei,JIANG Gui-li
基于高频响应的自由对话式皮层语言功能区定位方法在致痫灶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鑫;周晓霞;温建斌;周天一;倪端宇;乔梁;王雪原;张晓华;李小俚;遇涛
  • 通讯作者:
    遇涛
基于统计学纹理特征的阿尔兹海默病 MR 图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磊;童隆正;周晓霞;于春水
  • 通讯作者:
    于春水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周边区域风灾现场调查与多尺度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永光;田付友;孟智勇;薛明;姚聃;白兰强;周晓霞;毛旭;王明筠
  • 通讯作者:
    王明筠
脑肿瘤相关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病理分析及手术疗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医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晓霞;遇涛;张国君 等.
  • 通讯作者:
    张国君 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晓霞的其他基金

钛硅沸石的多尺度调控及其光电催化还原CO2性能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钛硅沸石的多尺度调控及其光电催化还原CO2性能研究
  • 批准号:
    52272099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