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府逐瘀汤中桔梗、牛膝对有效物质体内分布影响的方剂引经理论研究
批准号:
81102554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黄巍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105.中医方剂学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唐灿、张丰华、徐薇、张廷模、杨成、冯蓓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认为,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诸药到达特定的脏腑经络或病变部位,起向导作用。本课题提出基于引经中药配伍的方剂在体内分布上具有差异性的假说,从引经药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影响上对引经理论进行研究。.本课题的前期试验选取了血府逐瘀汤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代表性成分阿魏酸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获得了其在大鼠体内分布的初步试验结果。本课题采用血府逐瘀汤全方、血府逐瘀汤减牛膝、血府逐瘀汤减桔梗、血府逐瘀汤减牛膝和桔梗四组方剂,在正常和血瘀证模型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方剂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及相关脏器,采用HPLC检测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组织及血浆的分布,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获得引经药桔梗、牛膝对大鼠体内药物组织分布及血药浓度的差异性影响。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揭示引经药的作用机理,拓展引经理论,发现更多的药物相互作用规律,并且运用于组方及临床,发展和完善中药药性及方剂配伍理论打下基础。
英文摘要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认为,组方中的引经药具有“舟楫”之效。本课题以同时具有桔梗和牛膝两味作用方向不同的引经药的血府逐瘀汤为对象,以芍药苷为检测指标,通过血府逐瘀汤全方、血府逐瘀汤减牛膝方、血府逐瘀汤减桔梗方、血府逐瘀汤减牛膝和桔梗方四组方剂进行正常和血瘀模型大鼠、小鼠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本课题制备了标准的四组方剂,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四组方剂对正常和血瘀动物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性研究,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引经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过程。当同时存在多个引经药影响情况下,其“引经性”更为复杂。正常大鼠,桔梗或/和牛膝,增大芍药苷的吸收,加快芍药苷的消除。血瘀大鼠,桔梗或/和牛膝,增大芍药苷的吸收;桔梗、桔梗牛膝同用,加快芍药苷的消除。.2.受引经药影响的处方其体内分布的差异与传统引经药的载药方向一致。(1)正常动物,桔梗加快芍药苷向肺、肾分布;牛膝加快芍药苷向肾分布;桔梗牛膝同用极大加快芍药苷向肾分布。(2)血瘀动物,桔梗加快芍药苷向肺、肾分布;桔梗牛膝同用加快芍药苷向肺、肾分布,并使芍药苷分布范围更广,向肝、心、脾分布。表明桔梗能“引药入肺”、“引药入肾”。牛膝能“引药入肾”,血瘀状态下能“引药入肾、肺、心、肝、脾”,使组织分布更广泛,并增大组织浓度。 .3.正常动物和中医证候模型动物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具有差异。(1)血瘀状态下,芍药苷吸收速率减慢,达峰时间延长。桔梗或/和牛膝,增大血瘀大鼠芍药苷的吸收量;桔梗牛膝同用,加快血瘀大鼠芍药苷的吸收速率及消除。(2)血瘀状态下,芍药苷能在心、肝、脾中分布;桔梗或/和牛膝增加芍药苷向肺、肾分布。.本研究表明,引经药确有“引药入病所”的作用;引经药针对不同状态动物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具有差异,模型动物更能阐释引经药的作用。临床上应该更广泛地使用引经药的配伍。.本研究首次将药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与方剂配伍理论结合,提出基于引经药配伍的方剂在药代动力学过程上具有差异性的假说,并予以证实;首次同时针对作用相反的两味引经药对同一处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有对比研究可靠性强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引经药能引药进入不同的组织部位;首次提出正常动物与中医证候模型动物在引经药配伍方剂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上存在差异的假说,并通过研究对此假说予以了证实。本研究对于揭示引经药的作用对象,从而阐明引经药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药药理与临床
影响因子:--
作者:梅建伟;于海艳;黄巍
通讯作者:黄巍
基于有效物质“分布-效应”差异的血府逐瘀汤中桔梗、牛膝引经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
- 资助金额:52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黄巍
- 依托单位:
基于LPS/p38MAKP通路研究血府逐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8167387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2.0万元
- 批准年份:2016
- 负责人:黄巍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