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1蛋白与BAG5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批准号:
30900469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郭纪锋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912.神经退行性变及相关疾病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谷文萍、王磊、袁毅、王雅琴、翁翎、聂利珞、左星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BAG5蛋白是我们前期工作中运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来的PINK1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并应用免疫共沉淀及体外结合实验证实BAG5蛋白与PINK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且存在直接相互作用。本项目在此研究基础上,利用免疫荧光共定位、RNA干扰、免疫共沉淀、体外蛋白结合实验、放射自显影等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功能研究技术,进一步证实PINK1蛋白与BAG5蛋白的相互作用,确定PINK1蛋白与BAG5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探讨PINK1基因的突变对PINK1蛋白与BAG5蛋白的相互作用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确定BAG5蛋白对野生型和突变型PINK1蛋白的稳定性、泛素系统降解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明确野生型和突变型PINK1蛋白能否磷酸化修饰BAG5蛋白,鉴定磷酸化修饰位点,进一步探讨PINK1蛋白磷酸化修饰BAG5蛋白的作用,从分子水平深入探讨PINK1蛋白与BAG5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英文摘要
在发现BAG5与PINK1存在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技术证实PINK1与BAG5存在细胞内共定位;应用体外蛋白结合实验证实BAG5与PINK1的结合结构域为BAG5蛋白的第一、第二、第四个BAG结构域及第一第二BAG结构域之间区域,PINK1激酶结构域可与BAG5结合;应用GST Pull-down技术与放射自显影技术,通过γ-32P标记的ATP进行体外磷酸化实验表明PINK1不能体外磷酸化修饰BAG5;应用chase-time技术证实BAG5延长了野生型PINK1降解半衰期,起到稳定野生型PINK1的作用,同时缩短了R492X突变型PINK1的降解半衰期,起到促进R492X突变型PINK1降解的作用;应用脂质体过表达、RNA干扰、免疫共沉淀技术证实BAG5能够对野生型及突变型PINK1泛素化水平进行调节:BAG5能减少野生型PINK1多聚泛素化水平,延缓野生型PINK1泛素化降解,BAG5能增加R492X突变型PINK1多聚泛素化水平,促进R492X突变型PINK1泛素化降解;应用脂质体过表达、RNA干扰、免疫共沉淀技术证实BAG5与Parkin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PINK1泛素化降解,二者相对独立的对PINK1泛素化降解过程进行调节;应用脂质体过表达、免疫共沉淀技术证实野生型Parkin减少PINK1泛素化降解,突变型Parkin增加PINK1泛素化降解;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技术发现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BAG5及Parkin的表达上调而PINK1表达下调。以上研究提示BAG5与PINK1的相互作用参与了PD的发病机制。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Screening for two SNPs of LINGO1 gen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tremor or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ese population
中国人群原发性震颤或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LINGO1基因2个SNPs的筛选
DOI:10.1016/j.neulet.2010.06.041
发表时间:2010-09-06
期刊:NEUROSCIENCE LETTERS
影响因子:2.5
作者:Zuo, Xing;Jiang, Hong;Tang, Bei-sha
通讯作者:Tang, Bei-sha
DOI:10.1016/j.neulet.2012.03.086
发表时间:2012-05
期刊:Neuroscience Letters
影响因子:2.5
作者:J. Tian;Ji-feng Guo;Lei Wang;Qi-ying Sun;Ling-yan Yao;Lin-zi Luo;Chang-he Shi;Yacen Hu;Xinxiang Yan;B. Tang
通讯作者:J. Tian;Ji-feng Guo;Lei Wang;Qi-ying Sun;Ling-yan Yao;Lin-zi Luo;Chang-he Shi;Yacen Hu;Xinxiang Yan;B. Tang
Glucocerebrosidase Gene L444P Mutat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ese Population
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L444P突变是中国人群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DOI:10.1002/mds.23009
发表时间:2010-06-15
期刊:MOVEMENT DISORDERS
影响因子:8.6
作者:Sun, Qi-Ying;Guo, Ji-Fen;Tang, Bei-Sha
通讯作者:Tang, Bei-Sha
Case-control study of the UCH-L1 S18Y variant in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中国人群散发性帕金森病UCH-L1 S18Y变异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
期刊:J Clin Neurosci
影响因子:--
作者:Wang L;Pan Q;Tang BS.;Guo JF;Nie LL;Luo L;Zuo X;Shen L;Jiang H;Yan XX;Xia K
通讯作者:Xia K
PITX3 gene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in Chinese population
PITX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DOI:10.1016/j.brainres.2011.03.064
发表时间:2011-05-25
期刊:BRAIN RESEARCH
影响因子:2.9
作者:Liu, Jia;Sun, Qi-ying;Guo, Ji-feng
通讯作者:Guo, Ji-feng
NUS1基因突变通过调节线粒体-内质网交互异常导致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2万元
- 批准年份:2022
- 负责人:郭纪锋
- 依托单位:
PLA2G6基因突变通过鞘脂代谢异常致自噬溶酶体通路障碍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8207143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5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郭纪锋
- 依托单位:
PLA2G6基因变异导致铁代谢异常在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批准号:8187378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6.0万元
- 批准年份:2018
- 负责人:郭纪锋
- 依托单位:
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BAG5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批准号:8157124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7.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郭纪锋
- 依托单位:
PLA2G6基因突变所致的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批准号:8137140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3
- 负责人:郭纪锋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