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以来古高度定量重建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100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1.地貌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ibetan Plateau is the plateau with the highest elevation on earth. Its strong uplift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plateau or adjacent regions, but also generates profound influences on Asian and even the global climates. Therefore, the study on paleoelevation change history of Tibetan Plateau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solving continental plate collision deformation process, deep dynamics process and Asian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meanwhile, it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lateau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hunky and complete Cenozoic strata is deposited in Hongliugou profile of Qaidam Basin in the north rim of Tibetan Plateau. In this project, it plans to study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GDGTs chemical compounds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 and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four ethers compound) above and beneath the profile, and reconstruct paleoelevation change history of Cenozoic in the study area in virtue of the Qaidam Basin modern lake (planned to construct in this project) surface sediment GDGTs-temperature conversion equation and combining with other modern GDGTs-temperature conversion equation study, deep sea oxygen isotope record, and Tibetan Plateau uplift event, etc., providing new constraints for Cenozoic Tibetan Plateau uplift mechanism and process.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其强烈隆升不仅影响了高原内部及邻区的应力分布,而且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青藏高原古高度变化历史的研究即对解决大陆板块碰撞变形过程和深部动力学过程及亚洲气候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也可为高原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应用前景提供理论依据。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红柳沟剖面沉积了巨厚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本项目拟对其GDGTs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在剖面上下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本项目拟建立的柴达木盆地现代湖泊表层沉积物GDGTs-温度转换方程,结合其他现代GDGTs-温度转换方程研究、深海氧同位素记录、青藏高原隆升事件等,重建研究区新生代古高度变化历史,为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和过程提供新的约束。

结项摘要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导致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而喜马拉雅造山带的连续地质演化最终导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 m、面积为250万km2青藏高原的形成。广阔的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青藏高原古海拔历史的重建对于理解高原的隆升模式和机制以及了解亚洲和全球的古气候演化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高原定量古高度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而在高原北部,由于缺乏具有精确年代的长尺度高分辨率连续沉积剖面,导致该地区相关研究极度缺乏,地表抬升历史不清楚、且分歧巨大。因此,开展青藏高原东北部定量古高度研究迫在眉睫。.柴达木盆地红柳沟剖面是已经具有古地磁和化石精确年代的连续沉积剖面,且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是新兴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古高度计。因此本项目在红柳沟剖面开展了GDGTs-古高度研究。在项目的全方位资助下我们获得如下结果:1)成功建立了柴达木盆地首个现代局地“GDGTs-温度”转换方程MAAT=3.19×ln(MBT'5ME) + 4.67;2)成功获得了首条青藏高原早中新世定量GDGTs-古温度和古高度记录。该地区早中新世气候温暖,温度为28.4±2.9℃;晚中新世大降温之后,温度降低为17.8 ± 2.9℃。相应的,柴达木盆地在始新世早期高度接近海平面;到早中新世时期,高度仍然比较低(~1,488 m);直到晚中新世,柴达木盆地仍然没有获得现代海拔,当时海拔为~2,388 m;晚中新世以来,隆升了约600 m后,才达到现今高度。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n Early Miocene Lowland 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早中新世低地
  • DOI:
    10.3389/feart.2021.759319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Qian Tian;Xiamin Fang;Yan Bai;Chihao Chen;Juzhi Hou;Tao Zhang
  • 通讯作者:
    Tao Zhang
Responses of sedimentary δ2Halk valu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s revealed by different plant responses to altitude and altitude-related temperatures
不同植物对海拔高度和与海拔相关的温度的反应揭示了沉积 Ύ2Halk 值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DOI:
    10.1016/j.scitotenv.2020.13808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白艳;Tian Qian;Fang Xiaomin;Chen Chihao;Liu Xiaoming;Chen Qinghu
  • 通讯作者:
    Chen Qinghu
延安市局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茜;徐宁;田蕾;肖旭;张彦萌
  • 通讯作者:
    张彦萌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APB总线的SPI控制器的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电子世界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符宏利;田茜;吴金
  • 通讯作者:
    吴金
基于磁场变换器的双向加载式管件电磁翻边成形效果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精密成形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邱立;田茜;吴伟业;王成林
  • 通讯作者:
    王成林
利用X射线脉冲星的星间差分联合定位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丰大军;许录平;宋诗斌;田茜
  • 通讯作者:
    田茜
UPLC结合化学计量法对不同产地黄芪的快速鉴别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敬霞;牟倩倩;张建琪;田茜;何晨;尹蓉莉;李化
  • 通讯作者:
    李化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田茜的其他基金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古高度变化的GDGTs定量重建
  • 批准号:
    4226100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