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鄂尔多斯孑遗植物AM真菌种群遗传多样性及菌根共生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
30960309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包玉英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605.树木生物学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郭伟、王同智、征荣、包铁军、张彦桃、李振宇、刘晓伟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摘要:本项研究以内蒙古西部最具特色的西鄂尔多斯干旱区为背景,以四合木等珍稀、孑遗植物种群为对象,研究①特有植物菌根共生特征及种群共生AM真菌多样性,②AM真菌多样性变化与植物多样性、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③研究濒危小灌木四合木、绵刺、沙冬青、霸王、长叶红砂菌根共生及其抗逆机理,④筛选土著优良的AMF菌种。该项研究从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协同作用的角度研究干旱荒漠区古老孑遗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问题,探索古老孑遗植物与菌根真菌协同作用机制,探索起源古老的AM真菌在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荒漠灌木类植物抗逆特性的影响机理。成果将有助于该区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为荒漠资源植物的合理利用和珍稀物种的保护、荒漠植被的恢复和治理矿区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英文摘要
本项研究以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干旱荒漠区为背景,以四合木等孑遗荒漠植物种群为对象,获得研结果如下:①西鄂尔多斯珍稀、孑遗植物四合木、绵刺、半日花、霸王、长叶红砂等植物菌根共生特征为AM共生类型,AM菌根侵染程度因植物种类而异,菌根共生是孑遗珍稀植物适应特殊环境的生态对策。②西鄂尔多斯荒漠已调查植物中菌根植物比例达到80%,菊科、禾本科、蔷薇科、百合科植物中的比例较高,而藜科植物没有发现菌根侵染。③四合木、绵刺群落共分离鉴定出有4属15种AM真菌种类,其中Acaulospora、Glomus 属种居多,Acau. Sp1、Acau. sp2、Glomus deserticola 等为优势种类,四合木和绵刺群落AM真菌种群组成相似,其孢子密度、AM真菌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土壤因子相关但不显著,并随随季节与土壤深度而不同。④接种AM真菌促进了濒危小灌木四合木、霸王的生长和抗逆性,促进小叶锦鸡儿幼苗生长、黄酮物质的积累,提高植物的耐盐性。⑤从四合木、绵刺植物群落中筛选出土著6株AMF菌种。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王同智;南丁;包玉英;王迎春
通讯作者:王迎春
察哈尔第四纪火山群植被与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分布与演替规律的研究
- 批准号:32160004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4万元
- 批准年份:2021
- 负责人:包玉英
- 依托单位:
内蒙古针茅草原AM真菌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 批准号:31760005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4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7
- 负责人:包玉英
- 依托单位:
(百合科)植物AM菌根形态类型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的研究
- 批准号:31560055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9.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包玉英
- 依托单位: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过程中AM真菌种群变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30760157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17.0万元
- 批准年份:2007
- 负责人:包玉英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