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卡拉纪“蓝田生物群”研究
批准号:
41130209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
310.0 万元
负责人:
袁训来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结题年份:
2016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周传明、陈哲、王伟、万斌、关成国、王金龙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多细胞宏体真核生物的出现是地球早期生命进化史上极为重要的革新事件。在地质历史中,自寒武纪至今,宏体真核生物是地球生物圈的主体。但它们是何时,在何种环境背景下以何种形态由微体真核生物演化而来?要回答这些问题,只有保存在前寒武纪岩层中的宏体生物化石才能提供直接的证据。在以往的文献中,距今5.79-5.4亿年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宏体生物群。最近的研究显示,产于安徽休宁县蓝田地区的埃迪卡拉纪"蓝田生物群"距今6.35-5.8亿年,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宏体真核生物化石群。它不但包含了形态多样的藻类化石,也有类似于腔肠动物或蠕虫类的可能后生动物。对"蓝田生物群"进行系统研究将为人们展现埃迪卡拉纪早期宏体真核生物的演化历史,为探讨宏体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模式提供直接的化石证据;对相关地层的沉积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宏体真核生物早期演化的环境背景。
英文摘要
多细胞宏体真核生物的出现是地球早期生命进化史上极为重要的革新事件。在地质历史中,自寒武纪至今,宏体真核生物是地球生物圈的主体。但它们是何时,在何种环境背景下以何种形态由微体真核生物演化而来?要回答这些问题,只有保存在前寒武纪岩层中的宏体生物化石才能提供直接的证据。在以往的文献中,距今5.79-5.4 亿年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宏体生物群。最近的研究显示,产于安徽休宁县蓝田地区的埃迪卡拉纪"蓝田生物群"距今6.35-5.8 亿年,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宏体真核生物化石群。它不但包含了形态多样的藻类化石,也有类似于腔肠动物或蠕虫类的可能后生动物。对"蓝田生物群"进行系统研究将为人们展现埃迪卡拉纪早期宏体真核生物的演化历史,为探讨宏体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模式提供直接的化石证据;对相关地层的沉积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宏体真核生物早期演化的环境背景。.这一特殊埋藏的生物群为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带来了新的启示:微体真核生物在新元古代大冰期结束后迅速演化出宏体形态,它们底栖固着生活在较深水的安静环境中。 也许, 早期多细胞生物形态复杂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有性繁殖方式和世代交替现象的出现紧密相关。 该时期海洋水体复杂多变的氧化—还原条件, 很可能是蓝田生物群繁盛和特殊埋藏的重要原因。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labellophyton from the Ediacaran Lantian Biota, South China: Application of Geometric Morphometrics in Precambrian Fossil Research
华南埃迪卡拉蓝田生物群扇形藻的定量分析:几何形态计量学在前寒武纪化石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111/1755-6724.12099
发表时间:2013-08
期刊: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影响因子:3.3
作者:Guan Chengguo;Pang Ke;Tang Qing;Rao Xin
通讯作者:Rao Xin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carbo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South China: Implication for middle Ediacaran shallow marine redox conditions
华南陡山沱组稀土元素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对中埃迪卡拉系浅海氧化还原条件的启示
DOI:10.1007/s11434-012-5082-6
发表时间:2012-03
期刊: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影响因子:--
作者:Jiang ShaoYong;Xiao ShuHai;Chen Zhe;Yuan XunLai
通讯作者:Yuan XunLai
Affirming life aquatic for the Ediacara biota in China and Australia
确认中国和澳大利亚埃迪卡拉生物群的水生生命
DOI:10.1130/g34691.1
发表时间:2013-10
期刊:Geology
影响因子:5.8
作者:Hughes, Ian V.;Wan, Bin;Chen, Zhe;Yuan, Xunlai
通讯作者:Yuan, Xunlai
Organic-walled microfossils from the early Neoproterozoic Liulaobei Formation in the Huainan region of North China and their biostratigraphic significance
华北淮南地区新元古代早期刘老北组有机壁微体化石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DOI:10.1016/j.precamres.2013.07.019
发表时间:2013-10
期刊:Precambrian Research
影响因子:3.8
作者:Xiao, Shuhai;Yuan, Xunlai;Ou, Zhiji;Wan, Bin
通讯作者:Wan, Bin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古生物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代珍;严贤勤;袁训来;尹磊明
通讯作者:尹磊明
基于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19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袁训来
- 依托单位:
多细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 资助金额:10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9
- 负责人:袁训来
- 依托单位:
山西五台地区太古代与元古代过渡地层微体化石研究
- 批准号:4047200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9.0万元
- 批准年份:2004
- 负责人:袁训来
- 依托单位: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后生植物多样性及后生动物研究
- 批准号:4997200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8.0万元
- 批准年份:1999
- 负责人:袁训来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