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epsin D功能抑制在α-synuclein代谢障碍中的作用和机制
批准号:
81102431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李凌云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501.神经精神药物药理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邬珺超、费喜峰、杜紫燕、王蒙、龙林梅、郑冰心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α-synuclein(α-syn)异常聚积是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特征,其修饰、聚积和降解的机制尚未明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PD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中 cathepsin D(Cts D)表达显著下降,在鱼藤酮PD大鼠模型中也观察到Cts D表达减少并伴α-syn聚积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提示Cts D在α-syn的代谢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存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本课题将在建立PD动物模型和过表达α-syn细胞株的基础上,研究:Cts D对α-syn的降解功能及Cts D功能抑制对α-synuclein的磷酸化修饰和寡聚体形成的作用和机制; Cts D在神经元内的调控机制,从而进一步阐明α-syn聚积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围绕PD病理特征的关键角色α-syn,通过对Cts D相关分子事件的研究,提出Cts D功能抑制是α-syn代谢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建立新的PD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英文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残存神经元胞浆内路易小体(Lewy Body) 形成和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能神经元丢失,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α-synuclein (α-syn)的过量表达、突变、异常修饰、错误折叠、聚积及降解障碍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主要分子特征,是PD分子机制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项目主要研究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D(Cts D)对α-syn的降解作用。我们采用鱼藤酮制备了Lewis大鼠PD模型,利用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突变(A30T-α-syn,A53P-α-syn)的PC12细胞株,在体内和体外PD模型中,检测Cts D的表达和酶活性,α-syn的表达状态,发现鱼藤酮作用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PC12细胞中,Cts D从溶酶体漏出至胞浆,酶活性和蛋白表达降低,α-syn聚积体形成增加。在大鼠和PC12细胞中,用VshRNA-Cts D-GFP抑制Cts D基因表达后,α-syn蛋白表达和聚积显著增加。大鼠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和PC12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溶酶体相关蛋白Lamp-1,自噬底物p62蛋白表达均增加。CtsD基因抑制的PC12细胞中,给予鱼藤酮干预, LC3、beclin1等表达显著低于单纯鱼藤酮干预组。鱼藤酮作用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溶酶体内另一种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被异常激活,同时采用cathepsin L抑制剂Z-FF-FMK处理PC12细胞,发现Cts D的表达较鱼藤酮单独处理组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 Cts D酶活性降低和蛋白表达减少是导致α-syn蛋白聚积的原因之一,与Cts D酶活性降低和功能抑制直接减少了对α-syn蛋白的清除有关,同时由于Cts D的功能抑制可能降低环境毒素条件下细胞的自噬激活,使自噬流遭到破坏,导致α-syn的另一降解途径——自噬-溶酶体通路障碍,加剧其神经毒性。此外,Cathepsin L异常激活可能与Cts D的蛋白表达降低有关,参与Cts D的分子调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Cts D的功能抑制可能是α-syn代谢障碍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内Cts D的表达水平,维持其酶活性和蛋白降解功能,促进其对α-syn聚积体的清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望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开拓新思路。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