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迁飞场的Pied Piper效应与我国三代粘虫的间歇性暴发机制

批准号:
30571202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负责人:
翟保平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401.植物病理学
结题年份:
2008
批准年份:
200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包云轩、张孝羲、陈晓、胡高、沈慧梅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国内外对稻飞虱、棉铃虫等常发性害虫大发生机制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对迁飞性害虫的回迁为害的研究却极为罕见,尤其对我国三代粘虫这种偶发性害虫的间歇性暴发机制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本项目拟通过多学科交叉(如地理学、边界层气象学、天气学、生态学等),借助卫星图像解译、大气中尺度模拟和GIS应用,综合高空和地面风温场、作物信息与虫情及相关地理信息做大区域的空间分析和三维轨迹分析,对我国三代粘虫暴发这种小概率事件的机理及其早期预警开展探索性研究,以期明确地形、气候、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对东北粘虫夏季种群的回迁、降落的影响,阐明东亚迁飞场的Pied piper效应与华北三代粘虫暴发的因果关系及三代粘虫大发生种群的形成机制,包括导致大规模集中降落的特定天气系统、天气过程和界面过程的时空特征及其与落区分布的关系,形成可操作的三代粘虫暴发的灾变预警指标,从而为迁飞性害虫的异地预测和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生态学报, 2008, 28(8): 3860-3867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暴发的触发机制:白背飞虱空中廊道的连通性
- 批准号:3197225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8.0万元
- 批准年份:2019
- 负责人:翟保平
- 依托单位: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回迁种群的崩溃与重建及其预测意义
- 批准号:3147176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4
- 负责人:翟保平
- 依托单位:
迁飞过程中空中虫群对大气背景场的适应性行为机制
- 批准号:3087160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0.0万元
- 批准年份:2008
- 负责人:翟保平
- 依托单位:
转Bt基因棉生态风险评估的早期预警指标研究
- 批准号:3017061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8.0万元
- 批准年份:2001
- 负责人:翟保平
- 依托单位:
棉蚜寄主型和迁飞型的种群遗传与分子机制
- 批准号:30070127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6.0万元
- 批准年份:2000
- 负责人:翟保平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