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猫空间移动与觅食斑块选择策略的比较——尺度效应与资源异质性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0030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2.行为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Food resources distribute heterogeneously in the spatial environment, and their quality vary with different seasons, it will impact on spatial movement and forage selection of animal. Thus, animal will adopt appropriate movement behaviour and forage strategy to accommodate heterogeneity of food resource, so that they can get maximum net energy. Spatial behaviour and forage strategy of giant pandas is always thought as an important field of population ecology research on this species. Previous researches about movement and forage of wild giant panda more often focused on a single scale, therefore, they neglected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nutritional hierarchical levels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with spatial movement and foraging patch selection by giant panda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use the most advanced GPS/VHF collar technology to locate wild giant pandas and get accurate GPS collar location data set, and some proper spatial analyses models will been used to analyze spatial movement behaviour and forage patch selection strategy of giant panda. Beside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incorporate with scale effect to explore reason of movement patterns and driven factors of wild giant panda. Finally, we aim to reveal general patterns of spatial movement and forage behaviour of wild giant panda among different mountains by comparing Qinling mountain wild giant panda population with this project results. Our research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iant panda and its habitat in the future.
食物资源在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及其营养质量的季节性波动,影响着动物的空间移动行为和觅食选择。因此,动物通过采取合适的移动行为和觅食策略来调整对食物资源异质性的适应,获得最大化的能量收益。大熊猫空间移动行为与觅食斑块选择策略的研究一直是大熊猫种群生态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之前很多关于野生大熊猫移动和觅食的研究更多的围绕单一尺度来开展,而忽视了不同时空尺度下资源的营养水平和异质性对大熊猫移动和觅食行为的影响。本研究拟借助GPS项圈的自动定位功能获得大熊猫的精确活动位点,通过信息论等统计模型分析大熊猫的空间移动和觅食斑块的选择策略。并首次结合尺度效应来探讨其行为模式产生的原因和驱动因素;此外,利用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与具有相似性的秦岭野生大熊猫空间移动和觅食斑块选择对策进行比较,期望能够揭示不同山系野生大熊猫的空间移动和觅食行为的普遍规律,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本项目对凉山山系野生大熊猫的空间分布、季节分布区移动以及觅食斑块选择策略展开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种群主要分布在椅子垭口-挖黑生境带,种群活动面积达144.93km²,约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28.59%。种群的核心分布面积为92.07km²,种群密度为0.24只/平方公里。大熊猫的活动明显存在两个显著的季节性家域,即低海拔的玉山竹/熊竹大熊猫冬居地,及2700米以上高海拔冷箭竹夏居地。随季节的改变,其在不同的竹子分布区来回迁移。研究区域大熊猫生境选择模式为,种群多分布于海拔高、次生林、乔木较高且胸径较大、有竹林的区域。.2)研究区域大熊猫食物组成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食性分化明显。冬居地内,其大部分时间采食斑壳玉山竹和熊竹,随着笋季的到来,会向上迁移至高海拔冷箭竹林采食新发竹笋。通过对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发现,斑壳玉山竹、熊竹和冷箭竹的竹笋营养含量显著高于其竹叶和竹茎(P<0.05)。对觅食斑块选择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大熊猫偏好使用的觅食斑块,斑块内的坡度、地形和竹子资源的营养质量显著优于其回避的斑块(P<0.05)。面对竹子这种低能量的食物资源,大熊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最优觅食对策。.3)放牧成为美姑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人类干扰,野外遇见率达64.77%。放牧在海拔2900-3300米出现最多,这也是大熊猫夏季迁移和觅食的主要区域。对家畜干扰生境和大熊猫利用生境对比分析发现,家畜啃食过的生境,竹林大面积死亡,草本层破坏严重,竹子养分中粗蛋白等显著低于熊猫利用的生境(P<0.05)。.4)对秦岭和凉山山系大熊猫的觅食斑块选择策略的对比分析发现,两地大熊猫觅食时,都偏好选择坡度平缓及靠近水源等地形特征的觅食斑块;同时,随着斑块内竹子营养质量的增加,其对斑块的选择性越强。分析这种策略这可能是由于高质量的竹子更容易消化和吸收,以便它们可以最大化净能量收益。两大山系大熊猫这种觅食斑块选择策略的趋同结果,有助于制定跨山系的保护对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营养成分分析
  • DOI:
    10.16246/j.issn.1673-5072.2017.01.0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冰楠;周宏;张泽钧;韦伟
  • 通讯作者:
    韦伟
Diet and foraging-site selection by giant pandas in 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China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饮食和觅食地点选择
  • DOI:
    10.1163/15707563-0000252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nimal Biology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Wei Wei;Zeng Juanjuan;Han Han;Zhou Hong;Nie Yonggang;Yuan Shibin;Zhang Zejun
  • 通讯作者:
    Zhang Zejun
The role of den quality in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巢穴质量在大熊猫保护中的作用
  • DOI:
    10.1016/j.biocon.2018.12.031
  • 发表时间:
    2019-03-01
  • 期刊: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Wei, Wei;Swaisgood, Ronald R.;Zhang, Zejun
  • 通讯作者:
    Zhang, Zejun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Panda Protection System
评估中国大熊猫保护体系的有效性
  • DOI:
    10.1016/j.cub.2020.01.06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Current Biology
  • 影响因子:
    9.2
  • 作者:
    Wei Wei;Swaisgood Ronald R.;Pilfold Nicholas W.;Owen Megan A.;Dai Qiang;Wei Fuwen;Han Han;Yang Zhisong;Yang Xuyu;Gu Xiaodong;Zhang Jindong;Yuan Shibin;Hong Mingsheng;Tang Junfeng;Zhou Hong;He Ke;Zhang Zejun
  • 通讯作者:
    Zhang Zejun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Garcinia paucinervis, an endangered species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濒危物种藤黄果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
  • DOI:
    10.1007/s10592-019-01176-2
  • 发表时间:
    2019-08
  • 期刊:
    Conservation Genetic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Zhang Jun Jie;Wei Xiao;Chai Sheng Feng;Wang Zheng Feng;Akunne Theophine;Wu Shao Hua;Yi Jun Hong;Wei Ji Qing;Chen Zong You
  • 通讯作者:
    Chen Zong Yo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pH对聚合铝形态分布与混凝效果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工业水处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辉洲;柯水洲;涂家勇;朱佳;韦伟;高静思
  • 通讯作者:
    高静思
针刀刺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医正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颜炎;李泰贤;傅繁誉;王荣田;韦伟;林娜;陈卫衡;何海军
  • 通讯作者:
    何海军
好氧及厌氧/好氧序批式工艺中磷化氢的释放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朝升;荣宏伟;刘涛;张可方;韦伟
  • 通讯作者:
    韦伟
人乳脂肪球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油脂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洁;齐策;韦伟;金青哲;王兴国
  • 通讯作者:
    王兴国
秦岭、邛崃山系社鼠头骨形态指标比较及与体型大小之间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学贵;张泽钧;刘新玉;马亦生;黎运喜;韦伟;孙宜然;樊智;胡锦矗
  • 通讯作者:
    胡锦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韦伟的其他基金

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原生性及其对大熊猫种群的影响—以四川片区为例
  • 批准号:
    32370558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过度放牧对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影响内在机制及管控措施探究
  • 批准号:
    32070524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